面对3000亩柞树涵养林示范基地农民兄弟说:“这是咱的‘金不换’”

解读“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辽源实践(三)
面对3000亩柞树涵养林示范基地农民兄弟说:“这是咱的‘金不换’”
本报记者 王茵

    辽河源镇涵养林建设项目通过在柞树之间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李财是辽河源镇居安村一组的村民。今年,他把自家的16亩地都流转给了村里,自己在郭立军的柞蚕涵养林示范基地打工。
    李财告诉记者,最初村里号召流转土地种树时,他也没什么概念,就是觉得这几年玉米价格越来越低,地包出去就可以旱涝保收了,而且自己还可以腾出手再干点别的,多挣份钱。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地种上柞树,再放柞蚕,收效能这么好。
    李财说,这几个月他一直在示范基地打工,从栽苗、扣膜、除草,到放蚕、摘扣、收茧,一路跟踪下来,自己大开眼界——原来种柞树这么出钱,这可比种大苞米强多了。
    李财悄悄告诉记者,前些天辽宁来了一伙人,看到咱这儿柞树长得好,蚕种也好,想一亩地出2000块钱包给他,老总没同意。
    “不同意就对了,咱现在这地可是‘金不换’。”李财说得没错。一旁的郭立军笑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不是地的事儿,而是咱地上的作物。“咱这柞树苗好、长势好,放的蚕也是品种最好的。你再看柞树之间的这些苗,这是咱间种的西瓜、大豆,还有各种中药材。”
    郭立军说,县里鼓励林粮间作,自己在确保柞树生长空间的前提下,在行距之间种了一些经济作物,这样一来,收益便不仅仅是柞蚕一种了。
    在郭立军看来,借助生态环保政策机遇发展产业,他的来钱道儿可不只一条。同样,“对被人为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进而有效提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容量,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也是我市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实施路径。
    7月1日,市委书记柴伟到东辽县调研时,对辽河源镇柞树涵养林示范基地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利用优势资源创造产业、培育产业、丰富产业,坚持生产加工流通同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让生态优势变为生态财富,在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建设上做足功课、做好文章。
    7月11日,柴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他再次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立足现有优势,本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产业,在路径上下足功夫、在方式方法上做足文章。
    创造产业、培育产业、丰富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东辽县通过柞树涵养林建设率先进行了尝试。他们把发展柞蚕产业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特色产业的载体,在惠家政策、支农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在项目审批、蚕场建设等方面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强化产品研发,突出科技培训,培养新一代蚕农。旨在通过这些做法,实现柞蚕经营产业化。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生态产业格局。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辽源还在摸索和尝试。展望未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