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义工”

——记银河花园居民刘枫
本报记者 于芯 张爽

  早晨8点多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上班去了,一栋栋楼安静下来。可在我市银河花园B区15号楼4单元,哗哗笤帚扫地声又响起——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认真地清扫楼梯……左邻右舍对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因为这个声音已经响了4年,从未间断过。这个老人就是住在一楼的刘枫刘大爷,邻居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楼道“义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楼道“义工”,整个单元的22户居民居住环境清洁安全,与高档小区相比毫不逊色。
  刘大爷今年64岁,是市感光材料厂的退休职工。2009年,刘大爷回迁搬进银河花园小区。刚入住时,正是各家房屋装修高峰期,楼道里到处是灰尘,墙面上贴满了小广告,垃圾和杂物常常堵塞楼道,让人难以通行。平时热心肠的刘大爷立即回家取来笤帚和抹布等工具,从1楼忙到6楼,一层一层地清扫,擦净楼梯扶手和栏杆上的灰尘,揭去墙面上的“牛皮癣”。一天忙下来,刘大爷衣服被汗水湿透了,腰累疼了,腿也酸了。邻居们一个劲儿地夸小区的物业好,这让刘大爷心里甜丝丝的。
  从那天起,刘大爷就当起了楼道“义工”,除了清扫楼梯、擦净扶手,他还在楼道的窗台放上自己特制的烟灰缸。“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居住的卫生条件好了,邻居们高兴,我心里也舒坦。”刘枫大爷幸福地对记者说。
  刘大爷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爱心感染了楼道内的居民,在这个楼道里,不但没有人在楼道内堆放杂物、乱扔垃圾了,而且还时不时地有人出来清扫楼道,整个单元的楼道没有一片纸屑,见不到一块小广告。76岁的李桂贤大娘说:“老刘替大家着想,整个楼道的居民就像一家人一样,邻居们都很亲。”如今,李桂贤大娘跟刘大爷一样,也做起了单元里的楼道“义工”。
  刘大爷不但把维护单元的环境卫生当作自己份内的事,还把公共设施当作自家的财物一样去维修、爱护。由于门锁经常损坏,单元楼宇门经常大开,给居民的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于是刘大爷就当起了“锁匠”,对楼宇门的门锁经常检查、随时维修,保证楼宇门关得严、锁得紧。今年6月初,一个邻居酒后回家,嫌用钥匙开楼门麻烦就发起了脾气,跑到刘大爷家门口大吵大闹,他不但将刘大爷家的防盗门踹坏,还大声告诉刘大爷不要多管闲事!这一闹,使刘大爷的小孙女受到了惊吓,全家人也都感到非常伤心。
  然而刘大爷并不在意别人的责难,也不顾家人的劝阻,继续做着“锁匠”。楼宇门的门锁每坏一次,他就修一次。多年来,连刘大爷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修了多少次门锁。“因为有了刘枫,我们楼道里又安全又洁净,虽然是回迁楼,我们却感觉像住在高档小区里一样。”居民刘淑贤深有感触地说。
  刘大爷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楼道的环境变美了,楼道里的人更文明了。居民们不仅开始爱护共同的楼道环境,而且很多居民跟刘大爷一起行动起来,楼道里有了越来越多的“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