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

——写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下篇)
本报记者 于蕾

    药品采购价格下降了21%;
    对16条街路人行步道进行了提档建设;
    对22条背街小巷、旮旯胡同进行了维修;
    启动了总投资2.9亿元的北部新区集中供热工程;
    全市518个村共办实事1252件;
    39个社区共办实事207件。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脉深情,有的放矢地推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更好地促改革发展、促民生改善、促和谐稳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而这也正是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之所在。
    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体现在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成效的最高标准。干部队伍作风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为此,市委坚持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真开门、开大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形成党内党外良性互动,共同发力推动问题解决。活动中,各单位主动搭建征求群众意见平台,畅通听取意见渠道;把所列问题清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整改方案等,通过不同形式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了群众“三评”,结合召开动员会、民主生活会通报会、总结大会,组织群众进行民主评议,依靠群众的参与、监督、评判开展活动、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拥护与支持,为活动注入了无穷动力。
    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体现在有计划、分层次不间断地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市委从活动一开始就盯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任务不放,紧紧聚焦“四风”,始终绷紧解决问题这根弦,找准穴位、抓住要害,边学边查、立行立改,特别是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以钉钉子精神和啃硬骨头的劲头,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及时推进建章立制,使一些作风上的痼疾顽症得到了有效解决。
    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体现在市委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放到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全局,谋划、组织、推进,统筹兼顾、紧密结合,使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之中,把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及时转化为加快辽源转型发展的实际行动,营造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风清气正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获得更加广泛而深厚的实践土壤,又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既促进干部作风的有效转变,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还体现在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在活动中,坚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聚焦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及时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先后解决了行政审批效率不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到位、群众医药费负担较重、群众出行难、供热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中,针对群众医药费负担较重问题,把全市县级以上医院的药品采购统一整合到省卫计委药品采购平台,通过集中招标,使药品采购价格下降了21%,全年将让利给百姓5261万元。针对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问题,采取腾退会议室、办公室等办法,市直医院累计腾退出近1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可扩建6个大疗区,增设病床240张至300张,相当于新建1所二级专科医院。针对城区基础设施,特别是背街小巷破损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和安居问题,对城区主干路进行了彻底维修改造,对16条街路人行步道进行了提档建设,对22条背街小巷、旮旯胡同进行了维修。针对北部城区供热质量不高问题,启动了总投资2.9亿元的北部新区集中供热工程。西安区加快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新增床位700多张,年底前还将建成1家150张床位的民营养老院。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努力为群众办成几件实事的要求,全市518个村共办实事1252件,39个社区共办实事207件。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党员干部祛除了行为之垢,卸下了思想包袱,作风更正了,干劲更足了。广大群众看到了我们党抓作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看到了党员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看到了活动给自身带来的实惠,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凝聚起加快辽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以整改成效和加快发展的成果,回应群众期盼,检验活动成效,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彰显了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而对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