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首次人工短路试验顺利完成
我省新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
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首次人工短路试验顺利完成
《吉林日报》5月10日讯(记者 张磊 尹雪)“10、9、8……操作!”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今天13时58分,白城市通榆县八面风电场5万千乏静止同步调相机阀厅内,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试验人员的目光,紧盯着测试仪器显示屏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变化情况。
“一切正常。”试验总指挥得到人工短路试验结果后,严肃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一些。
随着大厅内的掌声响起,标志着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迈出了从设备研发到示范应用的关键一步。
今年4月,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839万千瓦,已成为全省第一大电力来源。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例不断增高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新能源场站不同于传统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大面积停发电,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带来了巨大挑战。”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运行处处长宋晓喆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团队创新应用“构网技术+超级电容”的模式,开展设备级、场站级和系统级的全电磁暂态仿真,完成静止同步调相机主动支撑能力分析与关键涉网参数优化,进行过载能力、惯量响应、实际电压小扰动等19项现场涉网试验。
静止同步调相机这套设备的应用,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提供一定的主动支撑,减少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打个比方,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瞬间弹出的安全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静止同步调相机就像汽车安全气囊一样,可以主动、无延时地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支撑,保护电力系统安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付小标说。
此次人工短路试验,验证了静止同步调相机实际运行环境下的电压、惯量支撑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大扰动响应数据和现场试验经验,为后续静止同步调相机的优化控制、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适合吉林省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全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深耕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深入推进重大示范工程落地见效,支撑吉林电网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因地制宜走好符合吉林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吉林力量。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