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传递时代力量(下)
青春榜样传递时代力量(下)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铸就伟大。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创文明城”和“育文明人”相融共进,深入挖掘杰出人物线索,聚集了一个个忘我工作、踔厉奋发,在平凡生活、工作中作出不平凡事迹的“辽源好人”。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在各自的领域,鼓舞了很多人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社会进步、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以典型为镜,向先进看齐。这些身边好人,就是一个个可亲可敬的精神标杆,也是一面面向善向上的精神旗帜。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人们净化自己的心灵,向社会传递催人奋进的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倾尽所有守护孩子成长之路
姜金才是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红五星村村民。他主动帮助同村服刑的村民抚养孩子七年,用实际行动和一颗坦诚而又火热的心,书写了自己博爱无私、大情大爱的人生,用坚强的肩膀撑起了两个孩子的天。
家住红五星一组的姜金才夫妇是一对朴实善良的农民。红五星村有一个老陈头,儿子儿媳都在监狱服刑,留下一对儿女由老陈和老伴抚养。积劳成疾的老陈和孩子的姥姥、姥爷都相继离世,抚养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奶奶一个人的肩上。姜金才夫妇看着年迈的老人和可怜的孩子举步维艰,便经常帮忙干些农活儿,照顾老人和孩子。2016年,两个孩子的奶奶带着遗憾也与世长辞了,按照政策,父母服刑子女由政府孤儿院代为抚养。姜金才从小看着两个孩子长大,不忍心看着孩子到陌生的环境生活,便主动提出抚养孩子。当地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帮扶,当时的男孩儿陈天泽9岁,女孩儿曹雅淇只有3岁。
多年来姜金财夫妇倾尽所有抚养两个孩子,很少跟孩子提及收养的事情,为两个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姜金才自己苦了半辈子,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他多方联系,为两个孩子办理了入学和入园手续。无论严寒酷暑,他都会每天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一件穿了几年褪了色的上衣都不舍得换,却把孩子打扮得体体面面的,再苦再累他也从来没有抱怨过。疫情开始,姜金才所从事的养殖业一直处在困难时期,尽管这样,也没有耽误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用姜金才的话说:“我小学毕业,没有文化,但是,孩子不能不接受教育。我收养他们是自愿的,不仅要让他们生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成才。”在姜金才夫妇的精心呵护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正在服刑的父母看到一对儿女被姜大哥夫妇照顾得如此细致,感动得泣不成声,表示一定在狱中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回报社会。
姜金才夫妇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担子已有七年,用无私的爱带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完整而充满欢乐的童年,用大情大爱的胸怀接纳他们、呵护他们。这就是姜金才,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不计个人得失、一生乐于奉献的姜金才。
用爱撑起“一片天”
杨喜军是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的一名水暖工。在政府大院工作30余年,老杨是出了名的万事通、全能工,里里外外“一把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一把手”除了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不计得失,还有对亲人的守护、对亲情的诠释。
杨喜军的父亲是一名政府机关老工人、老党员,母亲没有工作,一直操持家务。2017年,父亲突发脑中风,瘫痪在床。
为了照料父亲,杨喜军和爱人白天晚上交替看护。早上起来,他烧好热水,给老父亲擦脸、洗手,喂过饭后去单位。白天妻子在家,陪老父亲聊天,变着花样做吃的。晚上杨喜军整夜陪护、照料父亲。为了防止父亲生褥疮,杨喜军天天都要给父亲擦拭身体,隔三差五换洗床单,就这样坚持了四年。2021年,老父亲安然离世,临走时,身上没有一块褥疮,衣服干干净净,脸上挂着笑,走得特别安详。
杨喜军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患上“帕金森”。多年来,杨喜军和爱人一直像对待孩子一样侍候着老母亲。母亲手抖,拿不住东西,杨喜军和爱人就轮流给老人喂饭、洗漱。老人晚上上厕所自己起不来,两人每次都起床搀扶。由于病情,一晚上往往要反复好几次,他们都细心呵护,常年如一日。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母亲身体日渐好转。老太太如今逢人就说:“别看我一辈子没文化、没工作,但养了一个好儿子,有个好儿媳,这辈子值了!”
杨喜军的二弟因患糖尿病多年,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外债累累,下岗后又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生活非常困难。杨喜军虽然收入不高,但倾尽全力帮助弟弟,透析、打车及各种生活费用都由杨喜军负责。2017年二弟双目失明后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透析等生活起居、治疗,都是杨喜军利用业余时间照料、打理。杨喜军的三弟在外地打工期间车祸身亡,撇下弟媳和孩子,杨喜军又担起了照顾弟媳娘俩的担子,直至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参加工作。
杨喜军在家中排行老大。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老大的任务就是守着爸妈、守着家人,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髓缘相牵”挽救“生命之花”
谢纯旭现为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销售部省区经理。2021年9月,他在吉大一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善举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谢纯旭曾经是一名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当棒,退役后从事医药销售工作。2020年9月,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就留下血样,毅然选择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小谢向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的工作人员坦言:“没有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一次捐献,就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为濒临绝境的他们带去生命的希望。”2021年6月,小谢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接到吉林分库的意见征询电话后,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又听说患者得了血液病可能面临死亡时,在外地工作的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捐献。他深知非血缘之间的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几率犹如大海捞针,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他可以挽救这名患者的生命,于是小谢尽全力完成好手头的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如期赶回并积极配合医院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及体检工作。
造血干细胞采集,首先要对捐献者进行麻醉,之后对捐献者进行髂骨穿刺,采集骨髓。同时,手术时需要输入原自身备血。术后,小谢醒来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次采不够就再采一次,我要对患者负责到底”。整个捐献流程十分顺畅,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小谢的这份善举也得到了他所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得知他准备捐髓救人的消息后,公司领导特意批了他一个月假期,以示对小谢救人善举的支持。
谢纯旭圆满完成捐献。术后,他真诚地呼吁能有更多有志于公益、符合捐献条件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患者的行动中来,共同为需要救助的患者们撑起一片天,全力挽救那些宝贵的“生命之花”。
坚守街路一线的“排头兵”
辽源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副大队长杨晓秋参加城市管理工作多年来,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忠诚担当和无私奉献诠释了城管铁军精神。
做好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的是像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作为城管龙山大队副大队长,杨晓秋就像这根绣花针,负责穿针引线、巧织密缝。“杨队是个明白人”,这是从领导到队员,同志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别管是大街小巷、主次干道,辖区那哪个点位上有问题,他都清清楚楚,张口就来,是个活地图 ”,这与他多年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他天天蹲大队、跑辖区,脚步丈量了龙山区的角角落落,哪里有难点问题、哪里有焦点问题,他心里都有一本“台账”。
创城攻坚期间,他更是兢兢业业,每天早晨六点钟从家出发,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一心扑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前沿战线上,哪里有需要就赶到哪里。他对影响创城中的不良行为敢说、敢做,勤于动手、动口、动脚。他从不愿坐下来旁观,事事亲力亲为,没事也要到处转转。每天在街路巡查,日行两万步是他的常态。勤于发现问题,致力解决问题,即便是感冒了,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来,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酷暑,他没有和别人换过一次班、没有落过一班岗。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城市管理工作覆盖面广,繁琐复杂。熟悉杨晓秋的人们常常在街路上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带领队员开展占道经营、门前外摆、户外广告等多项整治工作,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每到逢年过节,才是杨晓秋最忙碌的时候。他已经连续多年没有休过年假。他总说,这个时候,城市正需要管理,这是自己的责任。
自行政执法宜企行动开展以来,他多次走进民营企业进行城市管理普法宣传,与企业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践行“721工作法”,询问企业是否存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难题,发放业务联系卡,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倾听企业的心声,征询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商户提出的惠民促销活动予以支持。杨晓秋常常说,“要把辖区企业当作我们的客人,更要当作我们的亲人。只要是在职能范围内,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全力为企业发展经营开绿灯,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
这一件件小事,只是杨晓秋日常工作中的缩影。就是凭着对城管事业的无比热爱,他把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默默无闻但却始终如一,他切实把自身的崇高信念扎扎实实付诸于为城管事业奋斗的实践中。
“第一书记”奉献坚守在山村
东辽县足民乡安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哲驻村以来,大力发展村产业项目,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了亮化工程全覆盖,治理了困扰村民40余年的污水问题,建设了村文化广场,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深受村民爱戴。
张哲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工作主线,制定了安良村合格党员标准,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哲千方百计寻找合作企业启动村袜厂项目,引企业入村,日生产量30000双。在引入东辽县众旺养驴基地落户安良村的过程中,仅选址一项就历时半年,前后选了四个地方,最后通过审批。2022年8月,养驴场顺利建成,养殖肉驴300头以上,年出栏260头,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部分村民就业,实现了村集体产业的不断壮大。
张哲投入大量精力协调争取多个项目,解决了困扰村民40余年的污水沟问题,新建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村通讯信号盲区建设了1处信号发射塔;修建了1处村桥护栏;村部楼前铺设了300平方米硬覆盖;村里安装16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村亮化全覆盖。2023年又获批“高标准农田”修建项目。2021年12月,张哲当选为辽源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会长后,他带领全市146个第一书记开展了147个村劳动力就业推荐岗位;聘请吉林省农业农村厅12316专家团走进脱贫村开展专题讲座、146个帮扶村惠民读本免费发放等20余项的助农惠民的活动。
2022年11月,张哲的父亲因肺癌晚期在北京治疗近5个月,他想过去北京照顾父亲,可一想到村里的信号基站、文化广场、村屯路灯项目都不能错过争取到的最佳时机,村里更需要他,他还是留在了村里。然而,在他奋战在工作一线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了他终身的遗憾。张哲的脚步没有停止,丈量着村里的每寸土地,在村民家中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为脱贫户李忠(化名)女儿股骨头坏死联系手术的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为军烈家属张华(化名)安装庭院灯;为老党员王才(化名)办理慢性病救助;为村里百余名患有疾病的村民组织了多次义诊,并且免费发放了5万余元的药品与医疗器械,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正是他的坚守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山村越来越美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