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海(三)

施玉海(三)


    青年工人李志有1948年到施玉海小组采煤时,认为遵守各种保安制度是“怕死鬼”,不是“硬骨头”。他看不起别人,经常拍着胸脯说:“哪里有危险我去,怕死就别下坑!”施玉海经常对他进行教育,用由于疏忽大意造成了伤亡事故的具体实例等一件件血的教训,改变了李志有耍大胆的态度。但这个青年矿工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把施玉海看成是掌山,非跟施玉海在一个班组采煤不可,施玉海不下井,他便觉得自己安全没有保障。这时施玉海又耐心地教他学技术,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李志有很快成为了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采煤工,成为施玉海采煤组安全正规作业的积极推行者和骨干力量。
    为使安全警钟长鸣,施玉海在组内坚持三种会议制度,带领全组工人像防备“敌人”一样,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他每周六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专门研究安全与生产;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会小组会,讨论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合理化建议,检查和修订竞赛公约;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安全生活会。他把这些会议叫作“照相”,对事故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制订防范措施,并对违章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些会议制度,对发挥全组工人的整体力量和智慧、实现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行正规采煤以后,施玉海知道这不比大冒顶采煤,一切都是新玩意,日夜琢磨如何打眼、给棚子、砌砂口、垒砂墙……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老工人商量研究,比小学生还虚心,很快就掌握了正规采煤的作业技术。根据小组的特点,他总结出每个工序的操作程序,规定了打眼、放炮、支柱、放顶4个工种的安全要点,建立了交接班、场子内检查、质量挂牌、煤质三拣、安全喊号5项生产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为了消除煤炭生产中的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施玉海采煤组建立了安全检查组织,制订了检查程序,严明了劳动纪律。他先后在组内成立了由各工种负责人组成的安全小组,具体检查灾害隐患,及时处理和预防。在检查程序上规定,瓦斯观测员每天检查瓦斯含量时,必须把检查结果明确写在醒目的支柱上,并注明检查时间,使每个工人都能掌握瓦斯在每段时间的含量情况;放炮前后必须用水喷射采煤掌子,消除飞扬的煤尘;在坑道内设有喷雾器,定时撒岩粉,以防煤尘爆炸燃烧;严格管理风道和风门,保持通风畅通等措施。这些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形成,对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障作用。1951年,东北煤矿管理局和中国煤矿工会东北委员会对施玉海和他领导的采煤组安全生产经验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介绍,印发了施玉海安全生产经验的单行本,举办了形象化展览,组织了巡回报告,并由上海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安全旗帜施玉海》的影片,对东北区和全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随着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施玉海又总结了一些新经验,增定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他们坚持实行集体上下班,各工种组长上下班时要清查人数;登车不准抢上抢下和中途跳车;下坑时必须戴安全帽,打腿绑,穿胶皮鞋,坑内不准摆弄灯;下班后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等。施玉海总结出井下工人从上班伊始到下班后每一个生产活动的程序和活动规范,成为中国煤炭生产第一份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为全国煤矿第一部保安规程的制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51年5月,东北人民政府号召各工矿企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后,施玉海采煤组立刻站在运动的前面,除发挥高涨的劳动热情外,还发动每一个工友都开动脑筋,改良技术,挖掘潜在力量,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先进经验。
    施玉海和副组长王永富等人反复钻研打眼、爆破技术,先后经过4次改革,把每小班放16个炮改为放10个炮;把打眼深度1米左右改为1.5米~1.7米;给每个眼都增加一些药量,加大爆破力量;同时减少了因爆破而必须离开采煤场子耽误的时间。这样改革的结果立刻就把煤炭生产提高了20%、火药节省37.8%、雷管节省37.5%。
    施玉海还和放炮员把连接火药的电线挂在柱子上,不像以前一样在地上扔着,容易被崩落的煤块砸断。这样的一个小的改进,每月至少给国家节省27万元(旧币,合人民币27元)。当矿务局把每一种器材都折成粮价的时候,施玉海便及时进行教育,说明了节省器材、降低材料消耗的重要性,先把思想打通,很快就养成了人人精打细算节约材料的风气。工人知道了每根坑木合27斤粮价时,大家便在不妨碍工作的条件下,尽量把用过的坑木收回来。每逢他们从石头堆里拉出一根坑木时,便高兴地说:“又给国家节省了27斤粮!”
    施玉海采煤组还从积极方面着眼,调整劳动组织,充分利用每一个短暂时间,实行劳动互助,并把某些比较固定的互助定为制度,严格执行。如工人下井时,先乘车到停车场,再从停车场走到采煤场子,这一段步行路程约需10多分钟,而支柱用的许多坑木,必须从停车场运到采煤场子,于是他们规定每人进入采煤场子时,都顺便带一根坑木。全组30个人,一次就带进30根坑木。如果单靠支柱工来运,这30根坑木需600多分钟(一次往返20分钟),而每人的举手之劳就节省了1个工还多。又如打眼工帮助采煤,看电溜子工帮助清扫溜子道两边的煤,也都是由互助开始,逐渐形成制度的。这样调整的结果,施玉海小组从原来的42人减少到36人,又减少到32人,第三次再进一步调整时,又实行了轮休制。每天平均有四个半人休息,这就保证了星期天照常生产。虽然第三次调整时又增加了2个人。但每天去掉四个半人休息,实际上又减少了两个半人。劳动力经过调整后,结合每个人的政治觉悟,他们一到工作场所便非常有秩序地操作起来,有条理地一直操作到下班。劳动工时的充分利用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使1951年的全年产量超过计划的11%,和节省材料算在一起,施玉海采煤组共节约679吨粮食。按全组34个人计算,每人在完成国家赋予的生产任务外,给国家增产节约20吨粮食,这是多么辉煌的数字!
    1956年,施玉海调到中国煤矿工人大连疗养院任副院长,1966年退休,1981年2月28日在大连病逝,终年80岁。
    1981年3月7日,大连疗养院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金直夫,全国煤矿工会、煤炭部办公厅、辽宁省总工会、辽宁省煤炭工业局、大连市总工会、辽源矿务局党委和工会等发了唁电,并送了花圈。
    悼词中说:“施玉海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施玉海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也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的煤炭事业,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荣誉面前,他从不居功自恃,从不伸手要待遇和特殊照顾,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施玉海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英雄业绩得到了党的认可和人民的爱戴,在人民的心目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中国煤炭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