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长大 你陪我变老”

“我陪你长大 你陪我变老”


    “生下你我如获至宝,你又哭又闹让我睡不好。我一夜夜地熬着,你一天天地长高、背起了书包,我摸摸你的头笑了笑……我养你长大,你陪我变老,陪伴的满足,不是多少钱能买得到……”常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孩子的出生是伴随人生新旅程的开始,父母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断前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呵护,也给家长带来未曾有过的新体验和新感悟,这些经历是宝贵的、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父母,应是陪伴孩子茁壮成长的第一人。




转变教育观念  与孩子共同成长
市多寿路小学校长 张洁


    多寿路小学是“吉林省优秀家长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的心愿。在开办家长学校的基础上,2014年,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和老师是一家人,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相信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有满心的期待,不惜一切来换取孩子的健康幸福。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双赢。因此,家长要把目标定位为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实现这个愿望不仅要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教育更要跟进。只有家庭教育的高效跟进,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所谓教育合力,就是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为孩子营造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最大化。
    在孩子面前,家长与老师要站在同一个立场。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也想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让家长大伤脑筋。比如:不听话、叛逆、不爱学习、撒谎等。家长的很多付出还得不到孩子们的回报和响应。原因何在?因为父母缺少家庭教育的智慧、缺少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我不懂教育、不会教育,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了,老师就得管、就得把我的孩子教育好,孩子有缺点是老师没管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要知道,孩子的教育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思维、行为、做事、待人接物等。作为家长,理解到这一点,就要多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如果很想依赖老师,期盼老师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家长就要给予老师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与学校要保持一致。对于学校的一些要求,多数家长都很理解和配合。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够支持和配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情绪,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
    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要与学校保持一致。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这固然没错,但是家长应该转变“学习是唯一”的观念。其实,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更重要。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随时随地给他们渗透一些做人的规矩和道理。性格决定命运。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才能健康成长。
    让孩子适当担当责任有利于孩子取得成功。孩子小的时候撞到桌子头破了,家长就会跑上前去拍打桌子,并且嘴里振振有词:“让你绊倒我的宝宝。”其实,孩子撞到桌子就是由于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并不是桌子的错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遇到任何事时,首先怪别人,顶嘴、搪塞、找理由,他永远不会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时甚至为了自己某种小小的利益,以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威胁父母。而善于担当责任的孩子就会领悟到:任何人都帮不了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任何事都先会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也最容易取得成功。担当责任还包括让孩子有服务意识。学校会要求孩子劳动,自觉清洁班级、整理物品、扫地擦地、擦黑板、擦桌椅等;在家里,家长也要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擦桌椅、择菜、洗菜等,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承担一些责任,还要努力做好!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有的家长抱怨:“我像儿子的闹钟,每天催促他做这、做那,他上学迟到、作业没做完,我比他还着急。”这样情况不在少数。然而,存在即是合理吗?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产生负面效应——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缺乏自信、缺乏责任感。有的孩子上学经常丢三落四,家长一次次把物品送到学校;放学也会把学习用品落在学校,家长又得返回学校取。与其千遍百遍地说,不如让孩子自己经历一次挫折、承担应负的责任,才能实现自我成长。太依赖父母的孩子往往只会对父母抱怨、挑剔,父母为孩子做了本该孩子做的事,反而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因此,建议这样的家长每个月给孩子三次提醒他的机会,超过三次以后,迟到也好、忘带作业也好,后果都让孩子自己承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终身的老师。好的动机只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原动力,好的方式方法才能推动孩子走得更远。要让孩子成长,父母先做改变。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市第三幼儿园园长 何静涛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长的真情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陪伴是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好滋养。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有人陪他们玩,他们就很快乐。可现实是许多家长为家庭操劳、为工作忙碌、为生活奔波,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少之又少。
    每当节假日,孩子们放假在家,有的家长很享受陪伴孩子的每分每秒,珍惜亲子时光;也有的家长会因看护孩子而感到身心疲惫,甚至焦虑烦躁,期盼早点把孩子送回幼儿园。在此,我想对宝妈宝爸们做如下建议:
    真情陪伴,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生活中有些家长错把陪着当作陪伴。为了陪孩子,他们付出了时间,却并没有花心思。孩子在玩玩具,家长在干家务;孩子在看动画片,家长在玩手机;带孩子到公园玩儿,却不停地接打电话……这样的陪着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是不重要的,我不值得父母陪伴。缺少真情的陪伴比不陪伴更加伤害孩子。家长的真情陪伴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看见。长此以往,孩子就知道我是重要的、我的需求值得被看见。很多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因为长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感受不到家长的重视,因此用一些不好的行为来引起成人的关注。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的陪伴,因为用心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的源泉。
    言传身教,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塑造孩子的性格、指导孩子的言行,让孩子受益一生。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可以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给孩子适当的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和孩子一起完成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孩子制订做家务计划表,明确完成任务和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声情并茂地为孩子讲故事、读绘本,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在书籍中寻找乐趣;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和孩子一同参加体育项目并坚持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会提高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起来更加高效、省心。
    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孩子在2岁左右自我意识萌芽,开始区分“我”和他人的区别,这个时候就有了独立自主的需要,什么事都想着自己来,不喜欢别人帮助。家长应当尊重孩子这项成长需求,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陪伴的过程中不做“说教者”,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喜欢说教。比如,和孩子玩拼图会说:“不是这样拼的,这样不对,应该如何……”甚至有的家长给孩子贴标签:“这么简单都拼不好,你是不是笨啊,我来教你。”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没有自信,自我价值感低,感受不到家长陪伴的快乐。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节奏,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如向孩子提出“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今天想做什么”等问题,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孩子遇上难题向家长求助时,家长不应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认真思考并适时引导,避免孩子遇到问题就依赖家长。
    在陪伴过程中不做“包办者”,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做事能力。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陪伴时难免包办代替,吃饭家长喂、穿衣家长帮、玩具家长收、书包家长背……孩子在过度帮助、保护、关怀中被剥夺建立自我能力的机会。家长应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放手,多鼓励、欣赏、信任孩子,把生活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孩子,帮孩子学会做正确选择,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负责。
    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深的爱,也是最好的礼物。希望家长珍惜孩子的童年时光,多花点时间,弯下腰、低下头,和颜悦色地陪孩子唱儿歌、做游戏,陪伴孩子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和每一个恬静温馨的夜晚……




“你是我的动力支柱  我是你的盔甲靠山”
市第三幼儿园中三班 许鑫儿爸爸


    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丝毫没有体会到作为爸爸的那种责任。渐渐地,女儿长大了,竟然在我不经意间她会坐起来了、会爬了、会说一个字了、会说两个字了,突然有一天她竟然会叫“爸爸”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的同时,我也恍然大悟,发现我真的错过了很多。孩子的成长不可逆,我想了解女儿这几年的成长经历,只能通过照片和影像。
    “0至3岁,父母是孩子的全部;4至18岁,父母将会是孩子的晚上;19至23岁,父母会成为孩子的寒暑假;23岁以后,父母也就是孩子的春节了。”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感触颇深。我后悔了,觉得错过了很多,想好好陪伴女儿以后的路……
    我开始慢慢介入了女儿的小世界。本以为我将会是个陌生的爸爸,不受女儿待见。可能血浓于水吧,即使以前对女儿缺少陪伴,但女儿还是跟我很亲近,喜欢天天缠着我问我各种各样天真的问题,我也不同于以前,会耐心地回答她的每个小问题。
    为了珍惜且把握住和女儿多相处多陪伴的机会,我休了年假,每天陪伴在女儿身边。早上起来陪她吃早餐,上午陪她看动画片,中午陪她午睡,下午陪她画画,晚上陪她跳健身操,睡前陪她玩小游戏、给她讲故事,我感觉生活前所未有的充实。
    感谢我的女儿、我的小鑫儿,随你而来的是爸爸满心的期望。你是我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我是你的盔甲和靠山。愿我浓浓的爱,成为你发奋求知的动力,助你到达梦想的彼岸。祝愿你健康永远、爱心永恒!




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用心陪伴
市第三幼儿园中五班 褚伊诺妈妈


    时钟滴滴答答,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转眼间,诺宝已经4岁了。对于诺宝,我们全家自认为给予她全部的爱,但我发现我们好像错了。以前认为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不需要理她,但是她最近总是说“妈妈抱抱”“妈妈我爱你”“妈妈你陪陪我吧”这样的话,这使我认识到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
    爱孩子几乎是每个父母的本能,怎么爱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孩子爸爸的工作单位远,每周只能陪她两天,我陪她的时间也只有她放学以后的时间。有的时候忙,她就安静地在我旁边玩,当时心里特别欣慰,认为自己的宝宝特别乖,却不想自己忘记了她还是个那么小的孩子,她多么渴望妈妈能抱抱她、亲亲她、陪她玩一会儿。
    陪不陪孩子,从来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选择问题,是价值排序的问题。忙只是借口,只是看父母把什么看的更重要而已。钱可以暂时少赚点,工作永远都做不完,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父母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从那以后,我决定多陪伴女儿,下班后尽量不工作,手机也收起来,我要真正参与女儿的成长。她喜欢玩职业扮演游戏,我问她:“可不可以带妈妈一起玩啊?”她直接拥抱我,开心地说:“妈妈陪我玩真是太好了!”然后兴致勃勃地拉着我,给我介绍各自的角色和游戏玩法。一个游戏结束,我惊喜地发现她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好。在感叹的同时,我也有点伤感,对于她的成长我似乎错过了什么。值得庆幸的是我发现的还不晚。今后,我要珍惜我们应有的亲子时光。
    女儿喜欢看书。以前她都是自己看,我也很好奇,她那么小,也不识字,看什么呢?反正不吵我,随她吧。这次她却说:“妈妈,你可以给我讲讲吗?”我赶紧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读了好多本书。读到精彩的地方,她会给我表演,然后咯咯咯地笑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也会问为什么。后来她累了,躺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看着她熟睡的小脸,我的内心涌起一阵温暖,原来她需要我。
    对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寂寞时有人陪伴、迷惑时有人指引、成功时有人分享、失败时有人鼓励。陪伴不仅仅是形随,更重要的是心随,是父母的心跟着孩子的内心一起成长、一起相伴。多抽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




“爸爸最想我的宝贝女儿”
市第三幼儿园中三班 金子悦爸爸


    “爸爸,您最想谁?”这是与家人网络视频通话要结束时,女儿问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在距家约100公里的长春市工作。作为父亲,我因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们的陪伴。或许是因大儿子幼年时缺少了父亲的陪伴,我感到很亏欠,自二胎女儿出生后,我对其尤为关爱。我会在每周的周末回家,争取给女儿更多的陪伴。女儿今年5岁,乖巧懂事。因工作原因,目前,我已经三个月没有回家了,手机视频通话成为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女儿也经常通过微信发语音给我:“爸爸您什么时候回家呀?爸爸我想你啦!我梦见你啦!我爱你……”这些话让我既温暖又心酸,因为,我更想念女儿! 
    周末,晴空暖阳,树木葱葱郁郁,草儿如茵,花儿朵朵,微风吹拂着公园广场的每个角落。爸爸手持风筝线轮奔跑,孩子们望向天空神采奕奕、欢呼雀跃…… 
    “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想对我的宝贝女儿说:“爸爸最想我的宝贝女儿金子悦。”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整理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