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通讯设备 清醒规避网络风险

合理使用通讯设备  清醒规避网络风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对于人们来说都不再陌生,手机自然也就成为绝大多数人必备通讯工具。在人们享受网络带来便利时,也习惯了这种便捷的通讯状态,很多人降低了防范意识,而网络诈骗也开始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给不少人带来了经济损失。特别是最近几年,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愈演愈烈,个别人发现了这里的“商机”,不断变换“诈骗手法”,每年公安机关都会查处大量的网络诈骗案件。智能手机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物,所能蕴含的信息也非常多,很多人就是因为过于依赖智能手机,各种信息只依靠网络来接收,导致容易轻信网络谎言。而对于那些乐于玩手机游戏的孩子们来说,忽略学业、充卡充值,更是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网络的使用,人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它所带来的隐患。




    警惕那些手机背后的陷阱


    手机诈骗,就是通过手机的渠道以各种方式诈取手机用户的钱财,有设置中奖陷阱、发布彩票中奖信息、窃取银行卡信息、骗取高额话费等多种类型的诈骗手段。手机诈骗的形式越来越多,在现代社会中,人人一部手机,大家都不愿意带现金,直接使用手机支付方便快捷。但是,现在手机诈骗也成为骗子最喜欢的途径之一,这也就成为人们需要防范的一个重要方面,记者在这里介绍几个最常见的骗局,小心别掉进骗子的陷阱。
    第一,短信信息。“恭喜您中了大奖,请付邮资至某地,我们将大奖送到您家”。如果您的手机突然接到这样一条短信息,千万别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件从天而降的“喜事”,因为“喜事”背后可能是一个陷阱。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我们经常遇到,所收短信声称已经揭晓了若干个千元大奖,让你拨打一个声讯服务电话查询你是否中奖,于是每次几元的声讯费就不知不觉地被搜刮走。这样的短信有时候一天就能收到几条,因相信短信内容而被骗者不在少数,其实这个骗局不难识破。但现在还有很多新兴手法,比如接收到一些假的网店信息,特别是有网络购物的人群,很容易轻信,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首先骗子会冒充网店等公司的客服,给你发短信,一般说你拍下的货品缺货,要进行退款的操作,要求你提供购买者的银行卡号,或者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第二,验证码。现在很多的支付或者是汇款进行购物都需要一些用户通过短信接收到验证码,如果你的手机接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验证码,这个时候刚好有人给你打电话说让你提供一下这个验证码,这种情况基本就是骗子了,如果你一旦告知了自己的验证码,那么很可能手机里的钱就会被骗走。
    第三,扫一扫。现在二维码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方式,通过手机进行扫一扫就可以添加好友,甚至可以浏览网页,下载手机应用等。但是不要小瞧了这个简单的二维码,其中可以隐含很多病毒。有的时候手机银行、信用卡无缘无故地被盗刷,就是因为你扫描了某些二维码,这些骗子就是通过这些二维码,采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将病毒木马植入到你的手机里面。然后这些人就会提取你的手机号、银行卡号、密码等各种私人信息,这个时候损失就很大了 。
    第四,社交软件。现在大家的交流一般都是通过微信、QQ这些社交软件进行沟通,所以在很多时候,一些朋友在微信上说可能缺了一点钱,你就会打给他,但是这个时候对面很可能会是骗子。因为,如果你的朋友换了手机号但是没有解绑微信,那么朋友的微信号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冒用。然后再伪造朋友圈信息,复制昵称、个性签名。这样一来以假乱真,你就会以为是你的朋友跟你借钱,其实很有可能收款方并不是你的朋友。
    以上就是几大手机诈骗的方式,一旦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公安局报案。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个人隐私,谨防上当受骗。




    关爱老人群体  预防电信诈骗


    央视“3·15”晚会对手机清理软件入侵老年人手机,读取老年人隐私信息的问题进行了曝光。然而,老年人手机里的陷阱远不止这些。
    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常因父母或祖辈被骗而忧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面对各类新式骗局,更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而老年人的手机市场已经由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发展。针对老年群体设计的声音大、屏幕大、电池使用时间长、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正逐步替代功能机,走进更多老年人的生活。许多商家瞄准这一市场,在老年人手机里植入各种商业软件或监测软件,收集老年人的数据或直接控制老年人手机进行诈骗,让人触目惊心。
    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他们的防范意识比较低,受骗几率也比较大。老人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不法分子盯住老年人这一群体,采取“情感侵入法”,热情和老人套近乎,骗取老人的信任后实施诈骗,很多老年人信息闭塞,儿女也不给其讲防骗常识,一旦被骗子吓唬,极易相信对方的话。有媒体报道80岁的老人,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对于电话骗局太常见了,而近期骗子频频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老人群体已经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老年人认知能力变弱、辨别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
    预防电信诈骗还需要全社会力量参与,特别需要家人帮助老年人擦亮眼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提高防范能力,避免上当受骗。时不时地提醒家中老人提高警惕,自觉防骗。要加强心态防范,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样的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遇到来路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及时挂断电话,不要回复手机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设置圈套的机会。




    “熊孩子”玩游戏一掷千金监管各方该“补课”


    这几日,记者查阅发现,自2015年起,先后有《7岁孩子玩手游20天花3万元家长退款要求遭拒》《3天充值过万小孩子玩手机游戏惹的祸》《熊孩子玩游戏3天花掉上万元》《熊孩子“败家”防不住玩手游6天充值5万多元》等多篇报道见诸媒体。手机的普及与智能化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有了接触手机游戏的机会。为游戏账号充值、购买点卡装备……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这些行为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很多人觉得这完全应该游戏背锅。但这也不能完全怪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金钱观念,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即使没有游戏,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偷偷用父母的钱去打赏主播、购买价格高昂的玩具。特别是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为孩子的这种消费行为提供了更多地操作空间。很多家长觉得以后禁止孩子接触游戏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这也有可能治标不治本,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能做到100%不让孩子玩游戏,而且你越禁止,孩子就越想玩,最后只会建立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家长可以控制孩子的游戏账号,能有效控制孩子的娱乐时间,也可以随时了解孩子游戏账号内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充值行为。从家长层面来看,银行交易密码等重要信息,不应该轻易交给孩子,毕竟孩子是未成年人,自我克制能力差,如果他能轻而易举地知道密码,肯定会造成他在玩游戏过程中的冲动消费。因此,家长对导致消费纠纷和孩子沉迷游戏负有一定监护责任。监护人永远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和第一责任人,父母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社交观念。同时,还需要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银行账号与密码、身份证等重要信息,避免孩子有机会支配大额金钱。而从有些游戏或直播平台方来看,对于未成年人的交易流程,也存在缺乏认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从小就要给孩子做好正确“三观”教育,平时多陪陪孩子,父母不陪孩子玩,那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就多了,教育不只是读书写字,还有言传身教和陪伴。对于未成年人充值行为,我国法律明确指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申请退款时根据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据即可。总之,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应共同携手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你怎么看?


    针对两会代表提出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这一建议,一经上线便立即成为热门话题。实际上,一些老师和家长早已把智能手机看成“洪水猛兽”,恨不得立刻让孩子将其抛到九霄云外。不过,也有反对声音称此举“治标不治本”,言过其实。那么中小学生到底该不该禁用手机呢?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管理已经成为中小学校面对的普遍难题,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已经达到近70%。没收、销毁、屏蔽信号、禁止充电……老师和学校为了管控学生玩手机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看来,手机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罪恶”罄竹难书。一位家长这样控诉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孩子自己在屋里的时候,经常把手机夹在书页中佯装学习,一旦我们进屋,他立刻做学习状,很难察觉。直到有一回我无意中撞见,才明白他在跟我耍心眼儿。”对中小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在与家人联系、查找学习资料等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危害,如影响学业、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影响心智发展。一方面,学生容易形成攀比之风,觉得自己手机的款式、功能不如其他同学,盲目追逐的后果是带来价值观扭曲;另一方面,网络上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会给学生带来不健康的心理甚至意识形态的不良认知。
    也有网友认为:“一刀切”的做法并不现实,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代孩子生活在信息化社会,如果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将来失去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后可能还是会沉迷手机。应当合理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让他们觉得智能手机不是玩具,而是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工具。没有手机,父母如何与在校的中小学生联系?电子社会是必然趋势,禁止使用手机会不会导致孩子与社会脱节?对于各种不同的声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不同,也许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校园网贷套路深  越便捷  越便“劫”


    就网贷客观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的资金需求,比如创业或合理消费。然而,一些校园网贷平台不规范操作、个别大学生无节制消费等因素叠加,导致网贷机构暴力催款、个别学生因无力还款酿成悲剧等问题出现。一些网贷平台在申请校园贷款时只要求提供个人的学籍信息、家庭和朋友联系电话、本人证件照片,“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等博人眼球的广告更是随处可见。程序的简单化在给申请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受骗“兼职”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将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现实中,甚至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贷平台的审核漏洞,盗用多名学生身份信息办理贷款的情形。
    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稳定的还贷能力比较弱。网贷平台为什么愿意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并且不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呢?细心的同学应该可以发现校园贷的申请过程不论怎么简化,登记宿舍地址以及父母、朋友甚至辅导员电话等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在我们了解的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一名大学生的父亲向青少年维权在线求助时写道:“孩子借了钱没法还,经常有催收公司打电话催账、恐吓,压力巨大,借东墙补西墙,越陷越深。”
    由于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很多相应的法律没有完善,机制也并不完整,故创建一个网络借贷平台的成本较低,给了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为网贷这种模式属于无抵押贷款,为了保证能收到钱,借贷方会使出各种手段。例如近期在网上流传的女大学生拍裸照作为贷款抵押的事件。当然,因为自己经不住诱惑,借的钱越来越多最后到达无法偿还的地步,被送上法院的也不在少数。大学生大多无固定收入,消费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随着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崛起,大学生们追求时尚或者享受优质生活的需求又催生了另一类校园网贷,即针对大学生们的消费欲望与消费实力不符的客观现实,推出分期付款类信用产品。这类产品的适当应用,可以撬动消费,但是也很容易放大风险。同时,不少借贷学生无视高利息压力,透支消费也并非单纯出于无知。除了少数学生迫于真正的财务困境而借款外,很多超支借贷的学生之所以敢于放纵消费、深陷债务,还是寄希望于家庭来收拾残局。所以,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让学生、家长乃至校方都正视并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