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
转瞬,又是一年。
不知是本该温热的内心已被城市里的钢筋水泥浸染得渐渐冰冷,还是本该敏感的神经由于处理过于繁复的信息而变得日渐迟缓,我们突然发现,身边的一些人生病了,病征是冷漠。
冷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征候,症状在个人,病根却在环境。一些人的冷漠源于胆怯与自保,一些人的冷漠源于失去希望。因此,治疗冷漠,一方面要基于法律建设,一方面要树立公众信心,从而点燃社会的热度,让温暖融化冷漠。
与冷漠比较起来,温暖传递开的力量会更大。
围观的冷漠
就在几天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因打架两次被教师“捆绑示众”体罚,一次长达6小时,另一次是在操场上当着全体师生的面。为此,武进区教育局做出处理决定,将涉事教师解聘。
事件让人痛心。“捆绑示众”的惩戒行为已经远远突破了教育的底线,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未来成长带来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
但事件中更让人痛心的,是其他教师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对于施暴教师的集体无视,无论是“没看见”,还是“看了没管”,都在事实上加剧了道德失范行为的升级。设想一下,如果能有人站出来,及时制止施暴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会少一些。对暴行的冷漠,本质上是对施暴者的纵容。
有人说,我们的身边,已经出现了一种叫做“审恶疲劳症”的怪病,对恶行见怪不怪,麻木而冷漠。如果真是这样,就趁疾病尚入腠理之时,将其治愈,可好?
关注的冷漠
还是一件与教育相关的事,话题依然不轻松。
2013年12月2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要说,这则消息当令人拍手称快,毕竟这代表着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自主招生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升,通知中所提及的制度规范如能全部落实,将有助于给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减少教育贪腐的发生。
可耐人寻味的是,消息并未引发媒体和公众应有的关注,网友“人在旅途”的一句评论发人深省,“制度严厉,就一定能遏制教育贪腐的发生吗?我们还能对高校自主招生重拾信任吗?”关注的冷漠,折射出的何尝不是信任的被摧毁与信心的缺失。
信任一旦被打破,将很难重建,这道理,于招生如此,于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也是如此。信心真的比黄金还宝贵,尤其是对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教育发展事业而言。
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充满期待的土壤,于公众来说,需要少一些冷漠,多一点期待;于政府而言,则要从铲除教育贪腐,重树公众对教育的信任开始。
被融化的冷漠
希望总是多于失望的,美好总是胜于晦暗的。冷漠,也能被融化。
几天前,《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的一条“微倡议”触及了公众深藏内心的那方柔软——“他们大都不会使用网络、电话订票,更不能托关系买票。对他们来说,拿到一张过年回家的坐票就是幸福。也许要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长队才能买到一张站票,才能在一年到头回一趟家。请别用厌恶的眼光对待他们,多点耐心,拒绝冷漠!”
还有一片融化冷漠的温暖来源于一位普通网友的日记:2013年12月29日,北京。咖啡馆里隔壁的几桌,一桌是两个年轻人用手语兴奋的交谈,眼里闪着光;一桌是妈妈带着七八岁的女儿进餐,边吃边细声细语地聊;还有一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独自慢悠悠地品茶,偶尔拿起相机拍向窗外。这是周末午后北京的一个片段,我望着他们,不由得走神,在这个时刻,生命陪着生命,安宁陪着安宁,丰富陪着丰富,温暖融化了冷漠…… 转自《人民日报》
不知是本该温热的内心已被城市里的钢筋水泥浸染得渐渐冰冷,还是本该敏感的神经由于处理过于繁复的信息而变得日渐迟缓,我们突然发现,身边的一些人生病了,病征是冷漠。
冷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征候,症状在个人,病根却在环境。一些人的冷漠源于胆怯与自保,一些人的冷漠源于失去希望。因此,治疗冷漠,一方面要基于法律建设,一方面要树立公众信心,从而点燃社会的热度,让温暖融化冷漠。
与冷漠比较起来,温暖传递开的力量会更大。
围观的冷漠
就在几天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因打架两次被教师“捆绑示众”体罚,一次长达6小时,另一次是在操场上当着全体师生的面。为此,武进区教育局做出处理决定,将涉事教师解聘。
事件让人痛心。“捆绑示众”的惩戒行为已经远远突破了教育的底线,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未来成长带来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
但事件中更让人痛心的,是其他教师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对于施暴教师的集体无视,无论是“没看见”,还是“看了没管”,都在事实上加剧了道德失范行为的升级。设想一下,如果能有人站出来,及时制止施暴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会少一些。对暴行的冷漠,本质上是对施暴者的纵容。
有人说,我们的身边,已经出现了一种叫做“审恶疲劳症”的怪病,对恶行见怪不怪,麻木而冷漠。如果真是这样,就趁疾病尚入腠理之时,将其治愈,可好?
关注的冷漠
还是一件与教育相关的事,话题依然不轻松。
2013年12月2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要说,这则消息当令人拍手称快,毕竟这代表着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自主招生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升,通知中所提及的制度规范如能全部落实,将有助于给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减少教育贪腐的发生。
可耐人寻味的是,消息并未引发媒体和公众应有的关注,网友“人在旅途”的一句评论发人深省,“制度严厉,就一定能遏制教育贪腐的发生吗?我们还能对高校自主招生重拾信任吗?”关注的冷漠,折射出的何尝不是信任的被摧毁与信心的缺失。
信任一旦被打破,将很难重建,这道理,于招生如此,于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也是如此。信心真的比黄金还宝贵,尤其是对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教育发展事业而言。
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充满期待的土壤,于公众来说,需要少一些冷漠,多一点期待;于政府而言,则要从铲除教育贪腐,重树公众对教育的信任开始。
被融化的冷漠
希望总是多于失望的,美好总是胜于晦暗的。冷漠,也能被融化。
几天前,《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的一条“微倡议”触及了公众深藏内心的那方柔软——“他们大都不会使用网络、电话订票,更不能托关系买票。对他们来说,拿到一张过年回家的坐票就是幸福。也许要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长队才能买到一张站票,才能在一年到头回一趟家。请别用厌恶的眼光对待他们,多点耐心,拒绝冷漠!”
还有一片融化冷漠的温暖来源于一位普通网友的日记:2013年12月29日,北京。咖啡馆里隔壁的几桌,一桌是两个年轻人用手语兴奋的交谈,眼里闪着光;一桌是妈妈带着七八岁的女儿进餐,边吃边细声细语地聊;还有一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独自慢悠悠地品茶,偶尔拿起相机拍向窗外。这是周末午后北京的一个片段,我望着他们,不由得走神,在这个时刻,生命陪着生命,安宁陪着安宁,丰富陪着丰富,温暖融化了冷漠…… 转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