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百亿级产业 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报告,加快推动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生态篇(中)
    依据百万亩造林工程总体规划、根据资源型地区支持机制和辽源的资源禀赋条件,我市初步谋划柞蚕、长白山浆果、红松果林、元宝枫和以中草药为主的林下产品“五个板块”,正在逐步打造相应的深加工产业园,随着种植面积增加,深加工产业园规模也将逐步壮大。


衍生百亿级产业 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本报记者 王茵


    12月3日,在第四届全国林业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强调,发展林业产业是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重要现实举措。
    会上,辽源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就推进辽源市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刘东生指出,协议的签署旨在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步伐,动员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辽河流域生态治理。
    践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辽源百万亩造林工程是生动实践。
    市林业局副局长贾劲财说,我市在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中,重点打造长白山浆果、红松果林、元宝枫、柞蚕和以中草药为主的林下产品“五个板块”,并根据“五个板块”的规模,打造相应的深加工产业园,带动食品加工、旅游、康养等相关产业,有望衍生百亿级产业。
    贾劲财以黑果花楸、柞树、元宝枫为例,向我们介绍了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他介绍说,黑果腺肋花楸栽植及浇水、除草、施肥管理费用为每亩地726元,在栽植第四年开始结果,结实量按5斤/株,每亩产量为1660斤,按果实售价3元/斤计算,亩产值5000元,扣除成本每斤1元,亩净收入3330元;栽植柞树、蚕籽每亩需投入520元,管理费用188元,倒茬平均每年8元,挪蚕2次共80元,摘蚕茧80元,五年后每一把柞蚕(40亩地),可采收柞蚕茧1600公斤左右。按2018年柞蚕茧价格每公斤50元计算可卖到8万元,一亩地放养柞蚕毛收入2000元,再去掉蚕籽投入80元、管理费用188元,放养柞蚕每亩净收入1732元。
    说到元宝枫,总工程师刘泉福向我们推荐了一篇作家张抗抗的文章《爱上元宝枫》。在女作家的眼里,它“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它身上蕴含着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巨大能量,在这个动辄称呼“宝宝”的年代,元宝枫才真该被叫一声“宝宝”。这是一种宝树、一个宝物、一个浑身是宝的宝贝儿。
    刘泉福说,元宝枫果实是优质食用油新资源和优质蛋白质新资源。除果子外,叶子可以加工保健茶和饲料添加剂,本项核算未考虑叶子采收效益。元宝枫综合加工后,若以医用保健油和药用单宁开发利用,产值将增加10至20倍以上,形成规模后综合效益极为可观。
    刘泉福告诉记者,今年春天,在国家林草局林业产业协会支持下,我市在西安区丰收村建起了宝枫育苗基地,目前培育的300余万株元宝枫树苗长势良好。
    刘明亮是东辽县黑果花楸种植户。他告诉记者,自己种植黑果花楸4年多了,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到后来几百亩、上千亩,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用他的话说,这几年自己在黑果花楸身上尝到了甜头,结结实实地“小赚了一把”。去年,他买断了吉林省黑果花楸加工啤酒饮料的开发权,在原有规模基础上,他又和老营村一户村民合种了1000亩,上秋儿没够卖,后来还收购了附近村民手里的成果几十吨。刘明亮觉得“种这东西没啥难的,要是侍弄好了,一亩地出个三五千元没啥问题,比种玉米是强多了”。
    刘明亮说,为加快推动黑果花楸种植加工产业化,8月份,东辽县与吉林省北佳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这对他们这些种植户来说,是一大好消息。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围绕柞树,我市还在东辽县辽河源镇林场小队、居安村、丰岗村、怀安村进行了产业园区打造,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3万亩柞树生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对全市贯彻落实《吉林省辽源市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将起到推动、示范和引领作用,将成为全市百万亩造林工作的窗口,能够解决辽河源头大部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在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同时,我市还大力发展以东辽县红叶岭、乌龙山,东丰县南照山、江城公园为载体,以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为主的第三产业,真正实现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各类产业项目的日趋成熟,届时百万亩造林工程将衍生出百亿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