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新担当 实现新突破

拿出新担当 实现新突破
——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本报记者 李锋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定下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丽宜居新辽源”的发展新目标。新目标意味着新使命,让新目标变成现实的核心在人、在实干担当。面对新的使命,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甘于平庸,而是要拿出新的担当,在发展中求效率、要质量,实现发展新突破,交出一份不负新时代的优异答卷。
    谋发展、求突破,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担当”。“实干”是最有力的担当,事业要发展,就得靠实干。处在重要历史关头的辽源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辽源步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全市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空谈误事、实干当头”的理念,围绕高质量转型发展出实招、下硬力、使狠劲。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最能体现全市党员干部实干担当的关键是如何把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具体化、责任化并创造性地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把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具体化、责任化并创造性地落到实处,需要各级各地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结合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围绕推进“五大改革”、围绕构建“六个体系”,深入研究思考,把市委全会提出的各项发展任务具体到产业、企业、项目和工程上。在落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全市党员干部要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内心深处增强担当作为的自觉和动力,不断提升担当能力,真正做到对辽源的事业负责、对辽源人民负责、对组织的信任负责。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一大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实干家。为了辽源明天会更好,全市党员干部要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争做敢扛责任、不拖不等、敢放手大干的实干家全力以赴、担当作为,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奋力推进事业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