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作风“落地生根”

让好作风“落地生根”
——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综述
韩旭 本报记者 于蕾

 

    “东辽县辽河源镇大架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赵国发挪用专项资金,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2016年11月29日,市纪委分4期曝光了16起虚报冒领低保金、骗取危房改造补助款等侵害群众利益典型问题,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和钉钉子的劲头正风肃纪,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领导带头雷厉风行,自上而下转作风
    “铺张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饭局应酬少了、调查研究多了,摆花架子少了、接地气多了……”这是我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增添的正能量、密切联系群众展现的新形象。
    市委把作风建设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高位推动,持续深化,形成常态。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对市委常委带头转变作风、改进调查研究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厉行勤俭节约等8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市委书记吴兰多次强调“要大力倡导务实重行之风,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市委、市政府严格控制公务活动数量和规格,认真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组织考察调研统一乘中客,严格控制人数、车辆,做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领导出行一切化繁为简,感觉似乎是小事,却能让群众感受到一股廉洁之风。”一名随行的市直机关干部欣喜地说。
    不摆架子干实事。市委常委带头深入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开展调研;建立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分层分类解决群众反映合理问题工作机制;实行局长接待日、市长专题会议工作制度……翻看报纸,领导干部参加竣工典礼活动的报道少了,多是深入基层解民忧的实事,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民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市委常委深入基层走访调研58次,同比上升59.1%;召开大型会议40个,同比下降37.5%;制发各类文件128份,同比下降33.3%……在市委、市政府的示范引领下,各级各部门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守土尽责的良好局面。
    狠抓节点寸步不让,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中秋、国庆将至,各级各部门及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顶风违纪者将从严查处……”每逢重要节假日,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会收到这样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节假日往往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会通过下发通知、发送廉洁短信、公开举报电话等形式,发信号、明纪律、强警示。几年来,制定下发《关于“五一”端午廉洁过节的通知》《关于坚决刹住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随礼风”的通知》等禁止性文件2500余份,发送廉洁短信280余万条,网站微博发布信息6000余条,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
    紧盯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等突出问题,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开展明察暗访,形成有力震慑。几年来,全市开展监督检查350余次,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25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4人,通报曝光18期98人。
    固本培元建章立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作风建设标本兼治指明了方向。
    注重发挥廉洁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倡廉洁、树清风”优秀廉政公益广告集中展播活动,举办“廉政文化365”活动暨廉政文艺节目展演,推出用传统文化艺术讲述“廉洁故事”活动,唤醒和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
    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科学制定作风新规,保障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我市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印发了《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细则》《“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等有关规定,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证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聚焦突出问题,加大追责力度,加强督促督办,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恒,抓细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