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本报记者 于蕾 夏景明
周凤清带着学生们在小山坡踏青。
雨后放晴,空气格外清新。
微风中带着泥土的气息,雨润的新苗装点着黑土地,依山错落而置几处民房,四处花木扶疏,鸡犬相闻。这里,就是寿山镇黑牛村。
此时,黑牛村小学里一阵下课铃响,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声音便不绝于耳。记者来到了二年级教室门口, “请问,周凤清老师在吗?”“我就是。”
只见她转过身迎面走来,手里还握着一把雨伞,“您这是?”“哦,学生的雨伞坏了,我帮她缝一缝……”
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寿山镇黑牛村小学教师周凤清。
周凤清是黑牛村小学一名普通教师,今年52岁的她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已扎根村小从事教学工作32个年头了。
谈起刚工作那会儿,周凤清说:“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教室地面是土地,屋顶封闭不好,导致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学校的设施设备不齐全,那时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学生们热饭盒。早晨把一个个饭盒放到锅里,中午怕孩子们烫着小手,再把一个个饭盒摆到书桌前。”单就做这一件事,她就坚持了20多年。
与现在的工资相比,那时的工资少得可怜,虽然刚上班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但并不影响她对工作的热爱。每天她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有时批改作业晚了,她就一个人走山间小路回家,在穿过树林时常会听到奇怪的声音,吓得她一身冷汗,一路小跑。父母心疼女儿,劝她放下这份工作,特别是身边几个姐妹也劝她一起下海经商,可是,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波动后,周凤清还是决定留下来。“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小学的教师来说,如果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去,那么再苦再累再清贫我也觉得值。”坚定了这份信念,周凤清一干就是8年。这8年里,她工作认真,表现突出,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校领导的好评,她所教的学生成绩总是全乡前三名,她本人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就这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1993年正式转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周凤清现在所带的二年级全班13个学生中有6个来自单亲家庭,他们或失去至亲、或家庭贫困,作为班主任老师,周凤清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用母亲般的关爱与这些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周凤清曾教过一个学生名叫郑玉鑫。她是一个懂事、开朗、阳光的女孩儿,学习成绩优秀,自理能力很强。可她的家庭条件很不好,一家6口仅靠种10亩地维持生活。父亲由于先天性心脏病丧失劳动能力,在孩子上5年级的时候瘫在了炕上。有一天下课,周凤清发现郑玉鑫在座位上偷偷抹眼泪,就关切地问她怎么回事,这一问,孩子哭得更伤心了,她说:“爸爸的病情严重,已经住院了。家里给爸爸治病的钱都不够,更别说日常生活了,妈妈让我别念书了,出去打工,可是老师,我想读书。”
“你这么小怎么能出去打工啊?不哭了,老师来替你想办法。”周凤清的眼圈红了,她一边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边安慰她。
周凤清与校领导商量又和班干部沟通,希望学生们能够奉献爱心帮助她渡过难关,在征得了全班同学同意后,决定把班级生炉子的活儿包给郑玉鑫,第二天,每个同学都把柴火钱带来了,10元、20元、50元……老师和班里的其余学生共筹集了400余元,由班长把钱交给了郑玉鑫。郑玉鑫流着眼泪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这些钱够我们家买米吃上好几个月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回报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说是把生炉子的活儿包给她,实际上就是以这个名义帮助她,一个女孩子,每天还要承担家里的劳务,怎么忍心让她一大早来生炉子呢!每天早上,周凤清都和另一名同学早早来到班级,把炉子生好等着学生们来上课。不仅如此,周凤清还向辽源红十字会为郑玉鑫申请了500元救助金。
201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周凤清正打算在办公室吃午饭,突然班长唐凌泽跑来向她报告说,班里的王世元身上起了很多疙瘩而且嘴唇发紫,周凤清急忙跑回班级,当时看到孩子表情很痛苦,也弄不清发病原由。其他老师让周凤清给孩子家长打电话,通知他们带孩子去医院,还有的老师说找村医过来先看看。周凤清看着孩子的情况十分严重,便决定直接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看病,于是她赶紧跑到了养车的王伟家去借车,在另一位老师的陪同下,抱着孩子赶往市医院。一路上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孩子已经休克。到了医院,周凤清不停的呼喊:“大夫,快,快救救孩子!已经休克了,快点抢救啊!”经过一番抢救,孩子转危为安,这时周凤清才发现由于走得匆忙,身上没有带足医药费,她向大夫再三请求,一定不要因为医药费耽误孩子的治疗。医生告诉她:“还好来得及时,没有耽误病情,再晚来一会儿,情况就不知道会怎样了。”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家长赶到了,而连累带吓的周凤清却瘫坐在了医院的长椅上,双腿发软,四肢无力。她的心情无法平静,“如果我的行动慢了一些,如果在学校我等他的家长来,如果我采纳了其他老师的建议,那么这个孩子会不会……”想到这里,周凤清不由得颤栗,感到后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周凤清在黑牛村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孩子们虽没个个考取功名,但也可谓桃李满天下,这其中有的当了特警、有的当了大学老师、有的成为高级工程师、有的做了白衣天使……他们没有忘记这位周老师,每年寒暑假,学生们都会手捧鲜花回到母校看望周凤清。
又到了孩子们喜欢的劳动实践课了,唱着那首好听的《春天在哪里》,周凤清领着班上的13名学生去学校后面的小山坡踏青,几个女同学悄悄做了一顶花环戴在了周老师的头上,在学生们的心里,老师最美。
记者手记:32年光阴、坚守农村教育事业。对村小教师周凤清来说,学生们是她心中的“春天”,充满着阳光、充满着朝气、也充满着希望。对学生们来说,周凤清就是他们心中的“春天”,因为她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自信,更收获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