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攻难关 “公交优先”惠民生

——我市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记事
王德柱  本报记者  李志民

    公交站点星罗棋布,靓丽的公交车在街巷中如梭穿行,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为发展中的辽源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如果说从公交变化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那么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的是:近年来,辽源城市公交事业发展之迅速,让百姓有口皆碑。目前,随着辽源城区的发展,百姓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辽源公交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行公交运营“公车公营”改革,改变曾经“重经营、轻服务”的经营模式,积极延伸、开辟、优化公交线路线网,更新公交车辆,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把“公交优先”发展、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为此,市政府及各部门凝心聚力攻克难关,不断开创公交惠民的新局面。

    凝心聚力 主动作为  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纳入惠民实事日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把公交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大家认为,“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公交优先发展”就是保护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市政府出台了《辽源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实施意见》,编制了《辽源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并经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在2009年10月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城市公共交通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具体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公交服务是民生工程,针对市公共汽车公司年经营亏损1000多万元及7000多万元的历史包袱、车辆运营艰难、服务理念缺失等问题,提出了要依法依规进行破产改革、化解债务、明晰产权,按照“国有主导、多方参与、统一管理、集约经营”的方针,切实解决经营机制问题。从2009年开始,城市出租车的拍卖经营权所得收益金额投入公交事业发展和改革,并明确市公共汽车公司所欠税费一律免交或缓交,所欠社会保险费由市财政承担。这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大大提升了公交服务能力,为辽源公共交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原市公共汽车公司划归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开创了大交通、大公交的新格局,强化了公交服务功能,使公交惠民政策得以有力实施。6年间,政府有关部门共投资6700多万元,购置了237辆公交车,完成了60%公交车辆的更新换型,开辟了“公车公营”占据主导地位的公交服务新局面。随着新小区的建成、城区结构的调整,公交公司先后开发新行车线路9条,即20路、35路、38路、48路、49路、101路、102路、103路、104路。优化13条行车线路(1环路、16路、17路、3路、8路、12路、21路、30路、37路、29路、23路、1A路、5路)。同时,公交场站建设呈现新气象。新建候车停50座、站牌98个、港湾候车亭24座;新建龙山东街首末站、我的家园首末站、白泉首末站、仙城停车场、撬装加气站和充电站等,解决了公交车的停车难和加气、充电难等问题,进而保证了公交车的正班、正点运行。2011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实施惠民政策,为70周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提升免费乘车的优惠,2015年又实施了持市民卡乘公交车9.5折优惠的政策,优惠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广大百姓对此赞叹不已。在市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延续每年给汽车公司80万元的财政补贴标准,先由汽车公司背负一些债务,政府各部门全力配合解决汽车公司运营问题,保障公交惠民政策的实施,让广大百姓真正享受到了我市改革发展成果。

    攻坚克难 协调配合  全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进程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惠及千家万户,同时也熔铸了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多年来,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公安局、市公信局、市公用事业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对照构建“畅通公交、品质公交、全域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平安公交、文明公交、和谐公交”八大公交体系的创建目标。各部门细化了创建任务,确定了责任部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公交优先”发展惠民战略顺利实施。
    财政资金保障“公交优先发展”,公交惠民更广泛
    公交服务涉及百姓切身利益。20多年来,在物价增长十几倍的情况下,政府坚持公交低票价1元标准惠及民生。6年来,市财政局为购买公交车,实施各项惠民政策,共投入7000多万元用来保障惠民实事的实施,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优先公交路权,公交通行更畅通
    随着私家车、出租车等机动车辆的增加,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市公安局交巡警部门对公交通行给予了优先安排,对有些路段实行了除公交车外的“禁行”“禁左”“单行”等措施。为确保公交车能够准时进入站亭,在全市中心城区内的公交站亭划设了专用停车泊位(禁止其它车辆停放),解决了公交车进站点难的问题,并为公交车专设了车牌号段,保障“公交的优先权”。市公用事业局在城区内街路改造和人行道建设时,在全市建设了24个港湾式站亭,不仅保证乘客候乘的交通安全和便捷,也增加了城市亮点。
    推广新能源车辆,节能减排更环保
    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公交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会同市公信局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推广新能源车辆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公交企业新购置车辆按30%比重采购新能源车辆的标准,购买了清洁能源CNG燃料车辆47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两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6辆,积极落实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环保目标。
    编制公交专项规划,优化延辟线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市交通运输局以“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为己任。为达到“有路就有公交车”这一目标,他们秉承为民着想、为民造福这一核心理念,为适应新建社区、新建客运站、新建工业区、新建街路和偏远区域的交通需要,交通运输局邀请吉大专家教授编制了《辽源市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规划》(2012年至2030年),从体制到机制,从运营到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描绘了辽源公交事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目前,辽源公交营运线路49条,营运车辆377台,日均运客量15万人次,年客运总量5470余万人次;线密度(建成区)达到2.46公里/平方公里,线网覆盖率达到87.5%;公交站点覆盖率以半径300米和500米计算,分别为77.5%、85%;公共汽车拥有水平达到10标台/万人,运送速度22公里/小时;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100%;公交出行换乘时间不超过8分钟;公交发车准点率达到95%;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9.71%;群众满意率达到90%,为百姓出行创造了高效、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公交服务更优质
    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公交企业管理部门,主动协调财政、审计、公信、人社、税务等部门解决城市公交发展中的困难。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入企业、深入班组调研或现场办公。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汽车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及债务问题得到了解决,帮助汽车公司摆脱了困境。通过协调社保部门缓交社保基金近3000多万元,协调税务部门按政府缓交税金593万元,协调财政部门暂停缴纳城市建设附加费1800多万元,把汽车公司所欠承包车主抵押金2700多万元主动承担过来,为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市交通运输局举全局之力在系统各部门筹集资金970万元帮助解决欠款问题,使汽车公司暂时摆脱经营危机,能够正常运转。交通系统发挥了“敢于担当、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全力实施公交惠民政策,让市民满意,让政府放心。
    交通运输局领导了解到,市汽车公司供热取暖系统近20年没有大修,2014年冬季共维修了18次以上,锅炉多处漏水,供热温度达不到供热标准;近2万平方米的厂内,缺少消防设施,存有安全隐患,为此,交通运输局积极向政府报告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财政给予拨款200万元解决以上问题,使汽车公司职工得到政府的温暖,消除了生产上的安全隐患。
    推进公交企业改革,发展城乡公交更多惠及民生
    辽源汽车公司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过企业体制、机制上的改革,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认识到,这是公交事业发展深层次的严重问题。他们会同市发改委、市公信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向政府报告,提出了进行公交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力求通过改革创新甩掉包袱,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引进市场机制,研究资金来源渠道,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市交通运输局在贯彻落实《辽源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中,坚持走大交通、大公交的经营管理之路,开辟延伸公交线路,大力发展农村公交、镇村公交,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让百姓直接享受服务均等化的惠民政策,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几年来,我市开通了辽源至白泉公交线路、辽源至渭津公交专线等,今后将开通安恕、石河、寿山等公交路线。

    “公交优先”公交人必须优秀  打造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公交企业
    公交服务是公交企业永恒的主题。辽源公交人一贯牢记“公交优先,公交人必须优秀”的理念,把“公交优先”落到实处。为了把公交服务的温暖送到千百万乘客的心中,辽源公交几代人、几届领导班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平安公交
    市汽车公司多年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今年完成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二级企业”的考评,夯实和规范了基层、基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着力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突出安全运营、车辆防火隐患的排查整改,限定隐患整改时限;在企业运营艰难的情况下,安全生产资金投入28.7万元,其中驾驶员安全奖16.7万元,提升智能化管理系统水平,强化运营安全管理;强化应急演练,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常识的教育;驾驶员上岗佩戴“安检员”袖标,严防“三品”上车,进一步提升安全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营造安心、舒适、安全、便捷的公交运营环境。
    擦亮城市窗口,打造满意公交
    作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单位,市汽车公司多年来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努力拼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报国、艰苦奋斗、敬业创新、甘于奉献”的公交精神、理念,在创造文明环境、担当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面对“两代一委员”提案和群众来访意见,汽车公司尽力给予解决,延伸、延时线路13条,新增站点38个,逢清明节、“五一”、暑期、“十一”黄金周、中考、高考期间调整公交线路。提高车辆档次和舒适度,设置老、弱、病、残、孕等特种人专座,改善了乘车环境,更新、增加站亭站牌,建设首末站增加服务功能;开通公交网站,公交客服热线“5085506”监督平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顽疾”和“陋习”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治理“越站、甩客、不报站”等服务顽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满足百姓需求。
    创建特色文化,建设优秀公交
    市汽车公司不断加强公交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企业的创建,着力团队建设,强化员工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在企业职工中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道德品质,举办了两期国学教育讲座班,在公交车内利用车载电视滚动播放文明道德宣传视频,组织职工趣味运动会、健身徒步运动等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温馨公交、美好随行”服务竞赛和“星级驾驶员”评比活动,挖掘和培育公交服务典型,培养知识型员工,塑造一支充满朝气和生机、活力,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队伍。打造“工人先锋号”“党员示范岗”“雷锋车厢”“传统文化车厢”等典型线路,使公交服务特色化。近年来,收到锦旗8面、感谢信16封,扶老爱幼、拾金不昧事迹层出不穷。在岗位中涌现出省、市“特级劳动模范”“最美吉林交通人”“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标兵岗”等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
    推进企业改革,创建现代公交
    市汽车公司不断实施企业内部改革,努力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机制,压缩管理机构,减少管理人员,树立市场意识,建立以利润指标为导向的考核管理模式,挖潜增效,节能降耗,多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减少机关科室和人员。增强基层管理力量,建立健全公营车队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薪酬分配机制和职工出勤考核办法,对驾驶员和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驾驶员工资增涨了200元至500元,提高公交职工待遇,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驾驶员队伍由原来缺少近百人发展到现在有近80人的后备人员,大幅提高企业的效率、效能,激发了企业活力,确保“公车公营”改革顺利进行。
    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努力建设“公交都市”,完善公交优先发展的长效机制;实行公交优先发展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规划、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保障,增加公交运营补贴,深化公交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打造绿色、智能、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公交服务体系,让百姓尽享公交优先发展建设的成果。

    2015年,14路公交线路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42路公交线路为特教学校增设站点,受到师生、家长的好评。


    “9·16”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公司组织人员上街宣传。


    建设现代公交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1路公交车上线营运。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