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度和踏实诠释幸福

    开栏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此时此刻,我们发现市民的菜篮子是满的,农民的钱袋子是鼓的……“全面小康”以一种更加活色生香的姿态,成为“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注脚。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来城乡发展成果,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微视角新辽源”专栏,通过讲述小故事、小事件,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反映辽源发展的新变化——

用温度和踏实诠释幸福

——决战四季度之民生改善篇(一)

本报记者 宋义泽 王茵


    11月12日,城区集中供热开栓已20余天。以往,每到这一时节,整个西安区辖区,特别是东山顶、老二百货附近,早已变成了烟气笼罩、云雾缭绕的“仙境”。用老百姓的话说:“飞过的麻雀都被染成了黑色。”可今年这个采暖期,西安区从“仙境”回落到了“凡间”,空气透亮了许多。

    一大早,西安供热所所长杜金海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他看上去轻松自在。
    “我们这个所下辖的区域包括东山花园至东山宾馆、联通西安营业所至老二百货、二实验小学周边等地段。前些年,这些区域一直采用小锅炉燃煤供热,随着北部新区热源厂的投入使用,今年热力集团将东山一锅炉房、东山二锅炉房、砂场锅炉房等3座锅炉房改建为换热站,并入北部热源集中供热管网。”杜金海说。“这一并网,不但环境改善了,供热效果也好多了。”
    魏中秋,老二百货附近住户。用他的话说,并网改造是他们盼了多少年的事儿。“小锅炉供热,环境黑漆燎光、乌烟瘴气不说,这供热效果也真是太差了。天儿越冷,暖气越凉。有时候睡觉前摸着挺热的,可睡到后半夜再一摸,一点热气都没有了。打电话投诉,来人看、修,可怎么弄也没多大起色,人家说了,小锅炉供热影响供热效果的因素众多,他们也没办法。”
    老魏的一席话,杜金海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每到供热期,他们所都忙得焦头烂额,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维修人员忙得马不停蹄,可往往是忙得晕头转向还不落个好,老百姓天天抱怨。没办法,小锅炉供热方法陈旧,技术落后,且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温度不稳定,效果差,实施并网改造也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如今,并入集中供热,他们今年接到的投诉电话照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
    说到并网改造后的效果,老魏告诉我们,温度照比往年高自不必说,主要是这热气儿稳定多了,半夜起来解个手也不至于又套棉袄又披大衣的。“这咱就知足了,相信随着运行条件的完善,屋里的温度也会越来越高的。”

    延伸阅读:
    说到城市供热总能想起那句挂在嘴边的话:“北方地区供热是最大的民生”。的确,北方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暖房子、热屋子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期盼,自然,也是党委、政府面临的最大民生。做好这一民生工程,应该说,我市党委、政府的举措值得点赞,供热企业对责任与使命的承担更是令人感动。
    为了老百姓的暖屋子,我市从2013年采暖期开始,将市区供暖时间调整为10月25日起至次年4月10日止,前提后延,采暖期增加了17天,市民再不会遭受供热前、停气后的透骨阴凉。
    作为供热企业,政府一声令下便挑起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改造老旧管网、新建换热站、安装自控系统、升级监控平台、建设便民服务站。仅2015年,市热力集团便完成老旧管网改造64项、40.4公里,完成仙人河改造工程7.07公里,新建换热站6座。同时对32座换热站安装了自控系统,对8座换热站进行了自控化改造。还投资40万元升级了963518监控平台,投资17万元在我市重点小区首批新建以维修班为服务端的便民服务站10座。
    说起来,供热企业在行业划分上也是一家企业,有自己的利润空间,有自己的赢亏点,可面对肩上那份“社会责任”,他们选择的是不计代价,不计得失,全力承担。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承担,才有了老百姓的暖房子、热屋子,也正是因为这些暖房子、热屋子,成为“幸福感”的生动注脚,让老百姓的心里更加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