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荡起双桨的“虎丫头”
本报记者 宋建立
苏瑜(中)在为顾客介绍产品。 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想到了就别犹豫,一犹豫机会就错过了。机会永远不会等着你,真想做事,没有机会自己也得创造机会。”这是在一些人眼里有些“虎”的苏瑜说的话。苏瑜说话慢声细语,待人彬彬有礼,眼神却异常坚定,一看就是敢想敢做、不屈不挠的“大人物”。
苏瑜今年30岁。6年前,苏瑜已经在长春某酒店做上了主管,这对大学专业是酒店管理的她来说也算事业小有所成。偶然间,苏瑜了解到长春硅藻泥市场不错,于是她想到了回家乡创业。在考察了国内硅藻泥市场后,苏瑜选择代理大津硅藻泥。说干就干,苏瑜立即打了辞职报告。同事、同学和亲属都说她:“太虎了,好端端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冒险创业,等赔了看你哭都找不着调!”
苏瑜平时蔫声细语却有颗倔强的心,一旦决定要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苏瑜想在易兴家居找个铺位,正巧有人出兑,急于创业的苏瑜硬是花了10万元兑下铺位,其他商户都说价太高了。而苏瑜却说:“创业决心已下,即使再多两万我也要兑!”
店开起来了,但当时辽源的硅藻泥市场可是冷清得很,创业第一年,苏瑜赔了,连铺位房租都交不起。最困难时,兜里只剩下7元钱。好在苏瑜有个同甘共苦的丈夫,还有个体贴入微的婆婆。家人的支持给了苏瑜坚持下去的信心。苏瑜对丈夫说:“咱不能这样认输,再坚持3年,就算赔了,咱俩一起去南方打工,挣两年也把这钱挣回来了。”
创业伊始,苏瑜虽然赔了钱却挣了声誉、积累了人脉。苏瑜说:“我们售出的东西,售后必须跟住,就是亏了自己,也不能亏了顾客。”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顾客都认为他们实惠、信得过,慢慢地他们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去年冬天,在房地产行情下滑、装修材料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苏瑜扩大了店面,又代理了一个进口壁纸,产品走向高端化。“越是在大家不看好的时候,就越是要凸显自己,彰显在行业领域内的位置。”这就是一直强调自己不聪明的苏瑜的想法。她“虎”吗?
如今,苏瑜的事业越做越好,前途不可限量。可苏瑜却说:“我没想有多大的企业,干多大的事业。我和丈夫商量好了,干到40岁,干到啥样算啥样,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人生。”其实,苏瑜一开始要回家乡创业,就是为了离老人近些,方便照顾他们,共享天伦。苏瑜说:“我没有多大的目标,挣钱的目的就是让家人生活得更好。现在,父母、公婆没事就出去旅游,他们高兴我就知足了。”
2009年,苏瑜开始创业。接着,她结婚了。接着,她的孩子出生了。时至今日,她家庭幸福和美,事业蒸蒸日上。用苏瑜的话说:“我是啥也没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