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 我为祖国织盛装

    国庆节,新中国的生日、人民的节日。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66岁生日。66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6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66年,她带领人民从废墟中走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满富足的新生活。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老百姓一个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悄然实现......在国家大发展的宏大背景下,我市以“建设幸福辽源”为目标,从未停止过前进脚步。尤其近年来,我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层次转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惠及百姓,使百姓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个缩影。同时,祖国的发展进步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付出辛勤的汗水。祖国好了,人民之幸;祖国好了,不忘那些奋斗的身影。为了庆祝新中国66华诞,展现我市发展变化,分享百姓的幸福生活和见证一线劳动者的奋斗历程,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带您一起走进百姓中间,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66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
    66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66年,共创繁荣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1
    倾心为城市培植绿色生命
    齐春红,41岁,在我市园林管理处苗木基地已工作20余年。从20岁的小姑娘到如今的人到中年,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我市的园林事业。她清晰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自己花卉种植知识和经验的匮乏。为了不负自己的职责,她虔诚地向前辈学习、刻苦地向书本学习、勤奋地向实践学习。现如今,她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花卉种植行家。齐春红说,园林工人每天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上下班没有点儿,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闲的时候。工作尽管辛苦,但是齐春红却没有任何怨言,她认为干啥就该爱啥,自己能为扮靓城市贡献一抹绿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2
    天使,用汗水和耐心守护幼儿
    一段情,被妇女儿童深刻铭记;一份爱,让妇女儿童永远感激。那是因为,这份情和爱给了她们幸福、健康、生命。妇婴护理工作在人们看来平凡、琐碎、简单,在医院专业护士眼中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刘佳今年虽然只有30几岁,却在我市妇婴医院工作了10多年。很多幼儿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病痛或真正需求,因此医生要想准确地把握病情或患儿需求就变得困难,很多时候要靠护士的仔细观察,这极大地增加了幼儿护士的工作难度。刘佳清楚地记得,为了让一个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她整夜待在病房里仔细观察孩子的细小变化。刘佳把自己观察的情况反馈给医生,这才让医生准确地找到了治疗该患病儿童的方法。像这样的事情,刘佳遇到了很多,但她一直坚持如此,而这正是因为她心中的那份责任,她要用汗水和耐心守护生命。

    3
    播撒希望,培育祖国的花朵
    幼儿是社会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教师不仅担负着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光荣任务,而且还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崔莹,42岁,是我市实验幼儿园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崔莹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耐心、细心和有爱心。她始终把学生当作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让他们在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崔莹始终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用自己的爱心去点亮一盏盏心灯,在照亮幼儿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的人生。

    4
    默默坚守,换取城市新容颜
    环卫工人是辛苦的,月色是他们的伙伴,晨光是他们的衣裳。他们没有周末假日,一年365天,天天都上岗作业,并且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然而,他们始终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奉献着。马树清是我市环卫工人中的一员,在他看来,保洁不仅是他的一份工作,更是他坚守的一份责任。今年53岁的他进入环卫战线已3年多。记者见到他时,他手持扫帚和垃圾篓,穿行在大什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捡拾随风而动的垃圾。橙黄色的马甲和低头弯腰的动作,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来往穿梭的人很多,他不时看到被人们遗落的宣传广告单,便顺着人流不断“前进”,追了好远,终于把这样的废弃物丢进垃圾桶。面对这样的工作状态,马树清准备一直干下去。他说:“只要能干动我就干,待着干啥啊!再说,为大家做点贡献,让家乡越来越美丽宜居,有何不可!”

    5
    小琵琶弹出盛世华章
    琵琶声声,或优美柔和、韵味纯真;或虚拟舒缓、音尽意不尽;或气势磅礴、千军万马;或热烈奔放、气吞山河。在我市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琵琶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吴月婷,7岁开始学习琵琶弹奏,今年24岁的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大学毕业后,琵琶弹奏已经有很深造诣的吴月婷拒绝了多方邀请,毅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到我市显顺琵琶学校担任教师。现在,她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吴月婷表示,她将与祖国和我市的发展共同成长,用琵琶弹出盛世华章。

    6
    约定今生共享美好生活
    每年的国庆节是我国假期较长的节日之一,许多新人会选择在国庆期间结婚或是拍摄婚纱照。今年25岁的王志强和23岁的刘婉宁就是选择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拍摄婚纱照的众多情侣中的一对。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切身经历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对生活有着自己的感受和规划。这对恩爱的年轻情侣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恋爱后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面对未来的日子,两位亲密的爱人除了希望以后每天都甜甜蜜蜜,还希望彼此珍惜美好的生活并相信日子越过越好。

    7
    抓住机遇为梦想拼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纷纷选择走上创业之路。田雨梦就是我市的一名年轻创业者。谈到自己的创业之路,田雨梦说,追寻梦想的路,痛并快乐着。去年的圣诞节,她看见各个花店的鲜花特别畅销,当时,她想:“我如果把袜子变成鲜花的模样,说不定会很有市场。”有了想法,她立即付诸行动,果然,用袜子做成的鲜花在网上特别畅销。现在,田雨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拥有员工数十人。回顾自己的创业路,田雨梦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让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今后,她会更加努力,把握难得的机遇,为了梦想而拼搏。

    8
    以奉献诠释岗位职责
    公交车,这一城市百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最熟悉不过。人们的安全、快捷出行离不开公交司机的辛勤工作和默默付出。王明辉今年虽然只有42岁,却是有着15年驾龄的公交司机。公交司机是一项时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每天会面对不同的人,有的人理解公交司机的辛苦,有的人则不那么配合公交司机的工作,甚至还会因一些琐事辱骂公交司机。王明辉在开车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把“安全”两字记在心间,能安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9
    阿妈妮舞出幸福晚年
    75岁的尹荣男大娘是一位朝鲜族人。初见尹大娘,她正穿着民族服装在跳著名的民族舞蹈《阿里郎》,这是她正在为国庆节演出排练节目。鲜艳的衣服、优美娴熟的动作、轻盈的舞步,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从17岁因家贫而不得已早早出来工作一直到退休,这些年尹大娘见证了祖国和我市的发展变化。说起现在的生活,尹大娘高兴地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很照顾,有很多好政策,我的退休工资也年年能涨,日子过得很幸福。国庆节排练舞蹈,我要好好跳,用舞蹈来舞出我们的幸福生活。”

    10
    “剪”出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一把剪刀,剪剪剪,一副龙飞凤舞的窗花图案呈现眼前;一张红纸,裁裁裁,一副妙趣横生的作品跃然手间……48岁的于守江在20多年里剪出了多少副精美的作品连他自己也不记得了。于守江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以前的剪窗花、纸人等传统的东西,到现在复杂精美的物品剪纸的题材也在发展日益丰富多彩。剪纸题材的丰富根本原因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6周年,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11
    说好相声,传递欢乐
    在我市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相声说得好,却偏偏不靠这个吃饭。他们说相声简单就是要大家欢乐,为了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年海龙,艺名“老年”,今年37岁,坚持说相声已经10多年了。“老年”说相声的原因就是热爱,从小就喜欢,是那种打心底的喜欢。早些年,“老年”说相声的机会很少,缺少舞台。那些年,“老年”就趁过年一些单位搞联欢才得以有机会登台过过瘾。如今,艺翔曲艺社不但成立了,而且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这对于和“老年”有曲艺爱好的人们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现在,“老年”决心说好相声传递欢乐,为自己生活的城市文化添一丝色彩。

    12
    看见农民笑脸就知丰收满满
    金秋十月,“收获”成为我市的关键词。秋天的田野像一幅美景,演绎这收获喜悦的真实,农民红红的笑脸就是丰收的最好鉴证。马景波是东辽县安恕镇车道村12组的居民。他家有30亩土地,全部种植玉米。按照正常年份,他一年种地收入即可达到5万元。今年又是丰收年,马景波家种植的“特种”玉米已经被收回家了。看着满院的玉米,马景波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农村富裕了,农民收获了,经济收入提高,农村真的变了面貌,那种受苦受累而又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远去了。”

    13
    坐着房车游辽源——时尚
    在以往说到旅游何处去,绝大部分市民和旅行社会把外地作为首选之地,而鲜有人选择在家门口看看咱们辽源自己的旅游景点。现在,情形可不一样了。随着我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我市的很多旅游景点已经成为我市很多市民和旅行社的首选了。前不久,我市市民李玉杰就坐着吉林蜗途房车旅行社的房车到了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在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影视基地,李玉杰可是真真实实地过了一把演员“瘾”。这里不但有演戏的服装,拍戏的专业设备,而且还有专业的导演。那天,李玉杰穿上戏服,在导演崔红波的指导下演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角色”。 李玉杰说,这头一次当“演员”对我来说既有意义,又充满乐趣。

    14
    挥毫书写党的光辉历程
    现在的人们能够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感谢那些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在我市有很多这样的老同志,田稔就是其中一位。今年91岁高龄的田稔于1945年在冀东解放区昌黎县参加革命工作。田老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田稔老人每当谈到曾经革命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就显得格外兴奋。现在的田老生活幸福,闲暇时间爱写写字。为了庆祝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由衷地表达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田老特意写了一幅笔墨饱满的书法字。

    15
    坚守岗位,撑起“平安”路网
    当人们享受假日的快乐时刻,绝大部分交警仍坚守在岗位上,默默撑起“平安”路网,让市民不但出行方便,而且安全。37岁的郁金立就是龙山大队二中队的一名有着近20年工龄的“老交警”了。为了道路安全,交警必须尽心尽责,坚守岗位。郁金立告诉记者,夏天在岗位执勤要戴着帽子在骄阳一站就是2个小时,每次汗水都会湿透后背,冬天执勤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里脚冻得像猫咬一样。工作尽管辛苦,但是郁金立却依然热爱自己的岗位。他认为,能为我市平安、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作出巨大的贡献、能为百姓平安出行服务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胡希伟  刘  鹰  见习记者  王彦雨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