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短信以假乱真 “85后”瞬间“被消费”4600元

    本报讯(记者 王超)9月21日,我市“85后”女孩小李在没有购物的情况下收到手机提示短信,告知她“被消费”了4600元钱。
    小李告诉记者,10点26分,她收到了建设银行“95533”发来内容为“您账户已满10000积分,可兑换800元现金,请登陆手机网wap.cniuvk.com查询兑换,逾期积分清零。”的短信。平时电脑基本应用娴熟、被身边人称为“淘宝达人”的小李一看是建设银行的官方电话号发来的信息,认为应该没问题,一想到可以兑换现金,就贪心地点进了信息中显示的手机网页点了链接。小李进入链接页面后,按提示将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取款密码、卡片背面的CVV后三码以及卡片有效期、绑定的手机号码等一一输了进去,然后点击了下一步。在提交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她收到了交易短信,提示她消费了4600元。这时的小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小李说:“我平时喜欢网购,包括家里交水电费甚至是供热费等能用电脑、手机完成的事情,我一般都不愿意跑到营业网点。可今天什么都没买、什么费都没交,就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被消费’了4600元,瞬间2个月的工资就这么没有了。”
    记者提醒
    近年来,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冒充银行客服电话让电信诈骗的触角直接延伸到银行,其使用的也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即“伪基站”。“伪基站”能通过改号软件冒用他人手机或公用服务号码强行发送信息,骗子所发短信显示的电话是真实的银行客服电话,诈骗信息与事主往常接收的银行通知短信在一起,迷惑性非常强。虽然相关部门经常向社会各界宣传防诈骗的相关知识,可是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诈骗团伙的手段层出不穷,加之不法分子使用“遍地撒网”的方式,也总有那么一些大意的市民上当受骗,少则成百上千元,多则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也有人一生的积蓄都被骗光。小李瞬间“被消费”了4600元钱,这不单是一桩简单的网络经济诈骗,更反映了我国金融系统安全性的隐患和反诈骗能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