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让行动成为习惯
本报记者 王茵
进入农历七月,中元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
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是人们祭拜亡灵、告慰已故亲人的日子。在中国,这是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就我市而言,这也是“禁烧令”发布以来需要把握的重要时间节点之一。
事实上,自2014年清明节时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禁烧令”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禁烧”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祭祀节点日已很难再现火光冲天、纸灰纷飞、烟雾缭绕的景象,“禁烧”正在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可是能否让行动成为习惯,这是“禁烧”是否能够持续的关键。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过:“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此话绝非妄言。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据说,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因为这些行为都是不用思考的自动动作。这种自动动作的力量,就是习惯的力量。而若想去掉坏的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好习惯。
如同烧纸祭祀,我们都明白其对环境的影响,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可毕竟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是长久以来,老百姓心中最隆重的祭祀方式,若要彻底取缔这一做法,我们可以发布“禁烧令”,可以通过N多种办法去掉陋习,甚至我们已经在行动上取得了成功,可是这一成功能否持续,却不能不令人担忧,毕竟我们是在和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在做斗争,想斗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下一步还需要把行动坚持成为习惯,真正养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祭祀新风俗、新习惯。
说到习惯的形成,首先是思想上的认同,而后是态度上的服从,行动上的自觉,最后,则需要长久地坚持。其实所谓习惯,就是不断重复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变得很容易了,变成自动的了,并进入了潜意识。迈克·默多克说:“人不能决定命运。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对于“禁烧”,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可以让行动成为习惯,让文明、进步的祭祀风俗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