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村医”老郑

本报记者  郝柏钧  刘 鹰

    他是一名平凡的乡村医生,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倾注了大半生精力和心血;他凭着崇高的医德,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他靠着精湛的医术,挽救过20余名重危患者的生命;他连续多年被灯塔镇卫生院评为“先进个人”。他就是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胜利村村民眼里的“最美村医”郑万福。
    1973年,初中文化的郑万福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放弃了招工,选择传承祖业、立志学医。他先成为了椅山乡弯月村的“赤脚医生”,后来又搬家到西安区灯塔镇做乡村医生。他从来有求必应,不管是寒冬酷暑、白天黑夜,他都随叫随到、无怨无悔。
    一次,村民王某4岁的儿子深夜突发高烧,神志不清,手足抽搐,已近昏迷,患者家长凌晨1点来到郑万福家中求助。郑万福立刻起床,在寒冬腊月中顶着严寒,步行4公里去患者家中。经过老郑的全力抢救,孩子终于脱离危险。
    郑万福以“就死扶伤”为天职,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他始终告诉自己,行医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高危职业,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面对村民的求医需要和对自身技术的提升需求,他经常参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培训。1980年,郑万福又在灯塔镇卫生院进修两年,并取得乡村医师资格。而面对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劳务报酬落实不到位的尴尬情况,他依然选择继续担任乡村医生。从医40余年来,郑万福坚持立足农村不动摇、立足“就死扶伤”不动摇,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郑万福当村医生以来,为了把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他走遍了胜利村的家家户户,及时送发各种宣传资料,普及农村卫生知识,并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他们检查。
     7月21日上午,记者到达胜利村的时候刚好碰到老郑在为病人讲解农村医疗卫生的注意事项,看着他认真详细地解说,瘦弱的身形显得那么高大。采访中,当记者问道是什么让他坚持这么多年时,郑万福微笑着说:“凭着一个人的良心、一名医生的道德。就算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当一名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