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话里听幸福

    开栏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生活却是共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区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给全区百姓带来了真切的感受与可喜的变化。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话说幸福在西安”系列报道,听听西安区百姓是怎么理解幸福的内涵的……

“话说幸福在西安”系列报道之一:
百姓话里听幸福
盛妍妍 黄建平

    什么是幸福?
    老百姓赞同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来,西安区积极转型,不断升级,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更确立了打造幸福西安的目标和追求。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西安区将“幸福”贯彻到底。
    从“单枪匹马闯”到“抱团齐突破”
    ——发展眼光更深邃
    “我在矿山设备制造这个行业干31年了,到老了才算找到好东家。”今年已经58岁的安澎被聚源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聘为技术部总工程师。在与安澎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从2012年该公司落户西安区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聚源重型从原来生产简单的主体矿山设备,到现在的拥有3条耐磨生产线和1条大型矿山成套机械设备生产线,再到扩大经营种类,进军铸造类行业。企业的路子宽了,收入渠道多了,基础就更稳了。
    安澎说:“企业有实力让员工踏踏实实赚钱,政府更有魄力,给企业开拓出更宽广的道路。”原来的企业发展只局限于自身如何做大做强。而如今,由政府牵头,将生产矿山设备的企业联合在一起,打造西安区的产业链条,从原来的一个企业占有一小块市场,到现在的多企业联合走出去,争取更大更广阔的市场份额。安澎打趣地告诉我们:“用电视上的话说,这叫‘做大市场经济的蛋糕’。用我们的土话理解,就是‘筷子原理’。在现在经济下行的趋势里,我们这些企业更得抱成团,这样发展才更安稳。”
    从“入市寻投资”到“筑巢引凤来”
    ——项目落地更扎实
    “你看,这是我们新建成的东西孟工业园区,占地2.47平方公里,这一片是建成的中小企业孵化器厂房。目前,已有4家企业在这里入驻,这里的路、水、电、绿化已基本完成……”在西安区经合局工作了9年的沈泽来带我们进行了参观。
    从谈话中,我们深深感到招商引资工作并非易事,大大小小的招商会从来不错过,各种各样的企业都得去拜访,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一年到头都不怎么着家。现如今,人们的思维变了,从向外要业绩,到对内强实力,西安区巧用“筑巢引凤”的理念,努力建设好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用高品质吸引更多的企业自愿来到西安区投资兴业。
    “引进来,靠的是实力;留得住,靠的是服务。”沈泽来告诉我们:“到西安区落户的项目,我们都会跟踪服务,在西安区办手续,我们都会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市里办不了的事情,我们也会派专人跟着一起办。我们还成立了‘互保池’,为企业提供资金上的助力。”正是这样优越的经济环境,让更多的投资商放心和满意。今年上半年,西安区完成招商引资32.5亿元,引进工商企业36户,谋划包装项目60个,重点洽谈及跟踪推进项目14个,落地项目10个。 
    从“外出求生存”到“家门口赚钱”
    ——收入增加更幸福
    富强村是西安区离城市最近的村子之一,这里的百姓土地不多,大多都以打工为生。曾经的他们和电视上说的打工族一样,居无定所、工无定所、吃无定所,常年在外奔波让他们和亲人聚少离多。如今的他们一改往日的心酸,依然是打工,可他们却感觉眼前的幸福生活比蜜甜。要问原因,那就让正在西安区恒发碳纤维上班的李洋给我们具体说说。
    “我17岁就出来打工。你问我打工累不累,出大力的人赚点辛苦钱,当然累。可你要问我苦不苦,我现在觉得自己挺幸福。原来咱西安区没啥企业,我们只得去大城市打工,住的地方窝窝囊囊的,干完活回去累得衣服也不想洗。吃饭就更别提了,好东西太贵不敢吃,都是捡便宜的对付一口。”李洋叹了口气,笑了笑接着说:“现在都好了,西安区发展起来了,大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到西安区来,我们不用撇家舍业地往外跑了,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干完活就能回家吃上热乎饭。我今年盖了新房,准备娶媳妇了,你说我幸福不!”
    憨厚的李洋用反问句结束了今天的谈话,这反问句中透出了无比的坚定。无需更多华丽辞藻的渲染,在西安区百姓朴实的话语和满足的微笑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