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按照习俗,我们在这一天吃粽子、吃鸡蛋,佩香囊、系五彩线,门窗上悬挂艾蒿、柳条、葫芦。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年年过端午节,如何过好端午节,让人们在过节的同时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记者走进辽源的节日市场,还走访了部分单位和市民,聊聊他们将要如何度过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

粽香情浓“迎”端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在我市各个大小超市,各种口味的粽子早早就摆上了货架。各式各样的粽子价格不一,有十几元的简易包装,也有两个粽子一袋的独立小包装,更有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的各类礼盒。总之,你无论是想自己品尝还是访亲友送礼,那些摆在冷柜与货架上,口味齐全、种类繁多的粽子都任君挑选。
    粽子不仅仅在大小超市里可以买到,而且在我市的各家熟食外卖、西点店铺,还有早市、夜市,广场四周和农村大集上,也都有粽子的身影。
    当然,人们除了在商家购买包好的现成粽子外,也有许多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会提前买好材料自己在家包。在超市里挑选粽叶的朱红,今年就准备自己动手包粽子。她说:“因为我是个‘吃货’,对传统节日的概念也就是‘过年=饺子、元宵=汤圆、清明=艾团、端午=粽子、八月十五=月饼、腊八=粥’。以往家里的粽子都是母亲包的,我今年想让母亲歇歇,准备自己动手包粽子。我想着怎么也是动一回手,于是在网上找了一些制作粽子配方,打算包些平常没吃过的,最好是带点儿养生功能的粽子尝尝。”朱红为此已经研究了很久,发现传统的粽子都是以糯米为原料,大多属于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吃多了不宜消化,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消化能力差的人更不能多食。她想着父母的年龄大了,于是挑的都是对老年人身体好的种类,这样种类粽子的制作方法到网上一搜还挺多。比如,栗子粽补气养身,正适合给老人吃;甜茶粽去腻消食,营养丰富。除此之外,色泽鲜艳、入口嫩滑各式水晶粽,她都准备尝试一下。

寓教于乐“学”端

    在快乐星幼儿园里,一群三、四岁大的娃娃正在等老师分发手工“粽子”。老师在边发“粽子”时边问小朋友们:“知道吃粽子是在什么节日里吗?”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回答:“端午节!”老师很高兴孩子们都知道端午节,接着又问道:“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吗?”这时小朋友们都满脸的茫然说:“不知道。”于是老师微笑地告诉孩子们:“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系五彩线、吃鸡蛋。”接下来,在让每个小朋友认识了“粽子”后,老师又为他们系上了五彩线,分发早晨煮熟的鸡蛋,并教小朋友如何寻找到鸡蛋尖尖的“小头”,两两一组的“顶鸡蛋”。小朋友们兴奋地拿着鸡蛋,使劲地“顶”了起来。有的小朋友虽然刚开始是用“砸”,有的是在“磕”,还有的是互相“撞”,但在老师们耐心地教导下,逐渐地都学会了如何去“顶”。
    时间过得真快,一堂生动的“端午节”课堂在一片快乐的童声中结束了。孩子们系了五彩线,学会了“顶鸡蛋”,记住了吃粽子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课后的李忠香老师说:“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机构,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道德修养淡化,如何把传统和现代思想结合,为孩子建立快乐有意义的童年都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对传统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在遇到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时,会做相关内容的课题,教导孩子们感知、认识华夏文明的相关知识,并借此使其得到充足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老师们都是以边玩边学的形式,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中华的优秀传统和对祖国的热爱教导给他们。”

彩线香囊“靓”端午

    本月初的连日雨天没有阻挡端午的脚步,新、奇、特的香囊、五彩线、葫芦等早在距端午尚余半月的时刻出现在辽源街头。随着天气的放晴,那些花式漂亮的香囊散发出的浓郁香草味,配合着各式五彩线一起,提示着匆匆的行人端午节已近在眼前,到了该为家人准备端午节的“行头”了。
    6月14日,步行街地下入口处,摆挂着香囊和五彩线的架子前团聚着几位买香囊的女孩子。只见货架上悬挂着一个个绸面刺秀散发香味的香囊,有传统样式也有今年的新款,有元宝和动物样式,还有萌萌的古典小钱袋与荷包款。那些有穿珠挂玉、有编织花扣的五彩线,物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香囊、五彩线、小扫帚、小篦子,这些小饰品不仅仅看起来美观,并且各有寓意,包含着许多美好的期待。正在挑香囊的王悦说:“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觉醒来,手腕、脚脖上总会系着五彩线”。她听妈妈说过,系五彩线时孩子不能开口说话,所以才要在天没亮时系上。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节后的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水里。据老辈人讲,戴五彩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水里,意味着让水将瘟疫、疾病冲走,以保安康。从天不亮就系上到下雨就剪断,五彩线对幼年的王悦来说充满着神秘色彩,同时,也载满了母亲对她满满的爱。现在王悦长大了却依然保持这个习惯,每年过端午她都会早早地为家人买回漂亮的五彩线和香囊,祈盼全家人身体健康。
    除了香囊和五彩线外,也有采艾草挂于耳后、衣襟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祛病避邪的美好寓意。与其类似的,还有饮雄黄酒、游百病等端午习俗,至今仍在民间保留。

仁爱奉献“暖”端午

    在辽源有这样一群志愿者,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带着礼物到福利院、敬老院,为老人和孩子们理发、做清洁,陪他们聊天和到室外活动。在今年的端午节前夕,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研究如何过一个既有“新”意又有“心”意的端午。
    这群聚集到一起的志愿者有怀抱9个月大孩子的年轻母亲, 有手艺精湛的瓦匠,有从外地刚回辽源就加入志愿者团队的热心人,也有退休后准备回报社会的老年人……
    “我不需要受助者的回报,就只希望受助人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将来在有余力时也去帮助别人。”
    “陪伴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关心那些老人和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交流。”
     “每次去献爱心,并不仅仅我在付出,在受助人身上我收获的感情是那样的真诚,每次献爱心都是种心灵上的享受。”
    在聚会上,这群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爱心人士们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为这个群体自豪,也商量着今年如何将献爱心活动做得更好。最后,他们把今年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定为助学,目的是帮助求学困难、成绩优秀的学生们能继续上学。据活动的主要成员介绍,这次救助范围为我市22个社区的近百名孩子,这一次的活动规模在志愿者活动中还只能算是中型。他们明年还将做更大型的公益活动。他说:“中华传统美德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仁爱,仁爱就是我们爱心志愿者努力的目标,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真正让仁、爱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

遍插艾蒿“净”端午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早市卖艾蒿的刘士英说,在她还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当天她都会在天没亮时跟父亲上山采艾蒿。她母亲将采回来的还沾着露水的艾蒿悬挂于门窗上,再让家人用艾蒿浸泡后的清水洁面。现在上山采艾蒿的人少了,但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还在,所以刘士英这几年端午前都会采些艾蒿到早市来卖,在赚点儿小钱的同时也方便那些不认识、不知道上哪采艾蒿的人。
    中医记载艾蒿去病气,味香浓洌,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由艾叶所制艾条可用作艾灸治疗疾病,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艾蒿还有其特殊的寓意,在端午节时人们总是将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同时,艾蒿还是一种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因此,在民间,端午节门插艾蒿,上系装饰的小扫帚、葫芦、篦子,取意祛邪避祸、健康长寿之意。

让端午节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
辽源圣贤教育倡导者  蒋 波

    端午节在中国古代是大节,是佳节,是盛事,也是美事。作为传统节日,端午的符号背后,包含着众多古老元素:龙图腾崇拜、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阴阳避邪风俗等。
    在传统文化日渐盛行的今天,何以让端午节焕发活力,让端午节的精神内涵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首先,应该多进行文化宣传,作象征意义上的提醒,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节的意义,拉近更多人与端午节感情上的距离,只有人们能理解欣赏,有热情参与,节庆才会浪漫奔放。其次,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文化平台,表达群众的情感需求。通过这个平台,能让来自四方的人们共同展示不同地区的端午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民俗。再次,举行公祭,祭奠屈原。屈原留给后人的那种为国家利益孜孜以求、敢于献身的精神以及屈原带给后人的反省和觉悟都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慕的。用庄严的公共仪式,能让观礼群众充分感受到彼此同根同源,信仰同一个价值体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具有鲜明特色的端午节习俗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发展端午节文化,让人们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实习生  王彦雨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