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辽源已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李艳红
“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辽源要进一步完善好各项基础条件,打造更多优势,迸发出创新转型发展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市委书记吴兰的话掷地有声。
“辽源会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创新上谋出路、在改革上谋活力,使辽源成为吉林省中部率先发展、率先转型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型城市。”市长金育辉的语话中,自信满满。
辽源具备的基础优势在这里
辽源是吉林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初见成效。那么,辽源融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又是什么呢?
从政策优势上看,辽源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能够成功走出低谷,特别是新的产业体系形成,遗留矛盾逐步化解,各项事业协调推动,都与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紧密关联。实施转型以来,辽源还成功争取到土地节约集约、新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型城市、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多个国家级试点资格,先行先试,获得扶持的空间很大,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为辽源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区位条件上看,辽源位于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区轴带上,近几年,辽源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辽西铁路、长辽高速、营梅高速、吉草高速等与在建的长辽铁路、辽西高速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产业基础上看,辽源在产业优势再造过程中,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近两年重点打造了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了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信息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承载能力上看,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交通、水利、能源和市政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行政服务上看,去年以来,我市把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更加注重推进辽源特色的综合改革,更加注重围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开放平台上看,辽源主动融入长春、沈阳两大经济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并且把开放的领域拓展到欧洲、北美、东南亚和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40多个地区。
从社会环境上看,辽源连续5年实施系列惠民工程,每年民生投入在50亿元左右,弥补了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不足。
辽源打造的后发优势在这里
辽源与其它地区相比,转型发展既面临很多共性问题,也有很多特殊矛盾。但辽源清醒认识到了自身还存在的弱势和不足——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辽源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围绕落实全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战略和自身转型发展,动作频频。
——处在创新转型发展黄金期的辽源,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东北振兴新机遇,突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强化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继续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形成合力。
——东丰县以谋划实施钢铁企业转型为着力点,助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以服务一汽发展为重心,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深挖区域优势为抓手,做优做精农产品深加工;以创新发展模式为引领,做大做强梅花鹿产业等项目,做细做强了推进措施。
——龙山区牢牢把握特色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以推进规划、交通、信息、生产要素一体化为基础,努力形成联系便捷,交往密切,优势互补、经济和社会联动的发展格局。
——市工信局重点推进工业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主导和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市科技局以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等为重点,加快工作推进力度。
天时、地利、人和,正集中作用在创新转型发展的辽源。这些务实之举,迅速提升了辽源经济社会的运行质量,让辽源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惠民成果。而辽源在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中,也一定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