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茹: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排忧
也许您没有接待过上访的群众,但一定看到过上访的人,他们大多情绪激动,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可在这些人的背后又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用自己的感情和责任为那些有需要的群体排忧解难、送去温暖。
吴丽茹: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排忧
本报记者 于芯
3月2日,走进龙山区信访局信息中心、“全省信访信息中心先进个人”吴丽茹的办公室,两张办公桌背靠而放,一张沙发靠墙而摆,让十多平方米的室内显得紧凑而拥挤。“快请坐!屋子有点小,但这样的环境能够拉近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坐在办公桌前,立刻起身接待记者的吴丽茹用一句简短朴实的话语打消了记者的“距离感”,使记者对眼前这位个子不高、说话利落的女信访接待员有了随和、干练的第一印象。
当好“传声筒”,做好“当家人”。2008年7月,吴丽茹调到龙山区信访局工作。7年里,吴丽茹调解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就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数量。上访群众经常直接点名找她;碰到复杂而疑难的信访案件时,社区领导都会首先想到她。久而久之,群众把她当成了联系党和政府的“传声筒”,更信任她做百姓的“当家人”。“到我们这儿来的人,大部分‘火气’都旺。”吴丽茹深有感触地说,信访工作面对对象之多、问题之繁、矛盾之多不言而喻。所以,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必须要做到接待热心、听取耐心、处理问题诚心,不让上访群众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在矛盾的发生、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吴丽茹虽然经常遇到骂声、哭声、埋怨声,但她仍然对群众耐心、热心地开解、劝导,及时把群众的问题反映上去,把问题的解决过程当成自家事办。
在来访人眼里,信访接待人员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吴丽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接待处理群众来访中,她坚持“打铁先要自身硬”。在接待工作中,吴丽茹视信访群众为朋友、亲人,与群众交朋友、处感情,以心换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广泛认可。老访户丁某患有精神障碍,经常到信访局无理取闹。可她每次来,吴丽茹都会热情地接待她。见她渴了就给她倒水,看她饿了就给她买吃的,面对旁观人异样的眼光,吴丽茹会说出这样的话:“她是我‘干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吴丽茹身上。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干了这么多年信访工作,别的东西没攒下,可‘干妈’我就认了7个,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没谁能比过我。”给没吃饭的上访人买饭、送上访老人回家、雨天为上访人拿雨衣和雨伞应急……吴丽茹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心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感激。
从见到吴丽茹到采访结束,一上午的采访时间里,光是接听处理交办信访的电话她就接听了六七次,接受群众来访3名。虽然采访过程断断续续,但吴丽茹面对群众来访来电都能及时转办、交办、督办,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而且她把每一件处理过的案件都烂熟于心,只要有接办部门打来电话核实信息,她就像一本“信访备忘录”,能够准确地、清楚地将群众信息和反映的问题交待清楚。
很多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工作”——上班有人闹,下班有人缠,路上有人拦,家里电话烦。每天面对投诉电话、人民来信、上访群众反映的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吴丽茹很淡然地说:“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这是每一个信访人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为群众多奉献一点爱心,社会就会增添一份安宁,更会为党和政府赢得一片民心。”?吴丽茹正是用这份满载的责任心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树立了群众眼中信访干部廉洁公正的良好形象。
记者手记:一个人一天五六个小时倾听来访者的投诉,一年三百多天接受他人的抱怨,这样的活儿一干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们扪心自问:自己若做,能坚持多久?吴丽茹和她的同事们做到了、坚持下来了。
信访工作中,吴丽茹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这个联系群众的天然桥梁作用,以信访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用发展惠民生,把“事情得以解决”作为凝聚力量的法宝,使更多人从信访干部对待群众的真诚态度中,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在为人民服务中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责任担当和爱民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