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让院线的“排片垄断”操纵我们的电影选择

  新华社电 电影院是各种类型电影汇集的地方,它的职责是满足各种类型影片爱好者的需求,让人们自由选择。但是面对如今“排片垄断”的情况,人们只能被主动的选择“票房好“的电影,看着上映很久的“新电影”,播了无数遍的“大片”。
  “明明看到那个电影会在固定的那一天上映,去了电影院却发现没有。”这句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有些电影的宣传海报似乎只是电影院里的摆设,在电影院真正上映的日期和宣传的时间并不一致,这就导致观众到了电影院却发现自己期待已经的影片并没有准时上映,并且大部分影厅都被所谓的“叫座大片”霸占,更有甚者一上映就是几个月。不知道人们是否还记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时的排场,可是这些影片是否真的叫座到如此地步?
  如今,一个电影是否叫座已不是观众决定的了,观众的选择很容易被影院操控,去电影院的观众的选择范围只限于影院上映的影片,而“多的就是好的”是人的普遍思考方式,这样一连串的“引导”,使“叫座”成为现实,看似主动地选择影片,事实上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囊括了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产品”,而“大片”的形式基本上大同小异,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文化的发展形势,如果电影院的市场就这样被“大片”的“霸权主义”控制,操控着人们接收单一的“大片”文化,国家如何能实现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协调着社会各方面共同进步。
  文化是社会的基础,只有平衡着各个方面,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进,切勿让电影院的“排片垄断”操纵了人们的选择,切勿让这种畸形的选择方式间接地操纵文化。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