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21秒的正义与正能量
新华社电 最近,一位“中国好大爷”走红网络。四川宜宾市74岁的何昌龄大爷,在儿子、儿媳帮助下用21秒救起八旬落水老人。对比之前网络上频频传出的光围观发微博不救人的“负能量”,大爷此举体现的正能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在赞许的背后总会有争议的声音,“万一那个老人出现意外,老人家属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怎么办?”“你都70多岁的人,还冲上去救人,你就不害怕把你一起拉下水去么?”面对这些疑问,何老都会说,“当时想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这种出自本能的善念,恰恰体现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善良、正义精神。
诚然,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一些做了好事反被诬的事儿,但这不应该成为冷漠的理由。怕被赖,怕被诈,每个人都给自己裹上一层厚厚的防护网,都用怀疑、不信任的眼光面对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很多人行动的指南。若说这类自私、缺少信任的心态是社会使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为抵制、改变这种风气付诸过什么行动吗?“不以善小而不为”到冷漠围观,这其中丢失的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善念。
和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围观不同,“好大爷”们、“最美妈妈”们每每出现,网络围观总是甚为热闹,总会激起赞许一片,一个“赞”,表达的是大家明确的赞赏态度,涌动的是大家对真善美的渴求。其实,创造那令人向往的人间真情,不正是靠你我他吗?不要抱怨自己遇到困难时无人相助,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是否行过举手之劳的帮助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个人都可以是“好大爷”“最美的人”,少一些猜忌与怀疑,嫉妒和仇视,多一份信任与关怀,善良和担当,让每个人微弱的正能量聚合成社会风尚,用你我的点滴行动让世界多些美好和温情。
(记者 杨丽萍)
在赞许的背后总会有争议的声音,“万一那个老人出现意外,老人家属误以为是你把他推下去的怎么办?”“你都70多岁的人,还冲上去救人,你就不害怕把你一起拉下水去么?”面对这些疑问,何老都会说,“当时想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这种出自本能的善念,恰恰体现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善良、正义精神。
诚然,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一些做了好事反被诬的事儿,但这不应该成为冷漠的理由。怕被赖,怕被诈,每个人都给自己裹上一层厚厚的防护网,都用怀疑、不信任的眼光面对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很多人行动的指南。若说这类自私、缺少信任的心态是社会使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为抵制、改变这种风气付诸过什么行动吗?“不以善小而不为”到冷漠围观,这其中丢失的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善念。
和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围观不同,“好大爷”们、“最美妈妈”们每每出现,网络围观总是甚为热闹,总会激起赞许一片,一个“赞”,表达的是大家明确的赞赏态度,涌动的是大家对真善美的渴求。其实,创造那令人向往的人间真情,不正是靠你我他吗?不要抱怨自己遇到困难时无人相助,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是否行过举手之劳的帮助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个人都可以是“好大爷”“最美的人”,少一些猜忌与怀疑,嫉妒和仇视,多一份信任与关怀,善良和担当,让每个人微弱的正能量聚合成社会风尚,用你我的点滴行动让世界多些美好和温情。
(记者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