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绝不仅仅是京津冀的事儿

本报记者 汪琳

    连续几日,我市一直被突如其来的雾霾笼罩着,不少人“傻了眼”。之前还在调侃那些向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都市涌进的人“非得挤破脑袋去受罪”,可没曾想,现在也轮到自己遭这种罪了。前几日,随着“十面霾伏”一路向北,东北地区无一幸免,大家出行“雾障”重重:驾车时能见度低,在“雾里看花”中交通事故率飙升;空气如烟、质量不佳,口罩成为市民出行途中的随身必需“装备”。面对共同的“祸患”,大家不禁感慨:治霾,绝不仅是京津冀的事儿。
    曾几何时,大规模、长时间的雾霾已成为秋冬换季期间的天气“标配”,而空气质量问题也几度被列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之一。虽然“霾从何来”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燃煤、扬尘、工业生产、机动车四大“凶手”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被揪出来后,不少中小型城市的居民却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我们沦落不到那一步”的态度。可近日,“焚烧秸秆成为制造雾霾新晋‘元凶’”的相关报道频频亮相。其中,尤为强调中小城市周边农村焚烧情况严重、细颗粒物较多,让人无法再言“治霾跟我们没关系”。
    其实,治理雾霾是每个人的事。作为政府,要从源头上把控空气质量,严禁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一己方便制造“空气垃圾”。而政府在重视“严禁”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疏通”。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多方考虑环境的容纳能力,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推动工业节能减排、落实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改变能源浪费、土地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现状,形成既要堵又要疏、既要管更要治的工作格局;作为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头落实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工作理念,加大环保投入。虽然从直接收益上来讲,环保投入难以为其获利,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环保投入会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生活方式,从出行工具开始,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车的低碳出行方式,让雾霾的污染源少一些。生活中,省电节水、不乱烧废弃物、少放鞭炮、少抽烟等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细节,其实也都是治霾的有利之举。
    霾来并非一日之“功”,驱霾亦非一朝一夕。虽说现在雾已散去、霾已溜走,但我们一致治霾的决心和姿态不能改变。尽管雾霾的形成不限于一地,治霾还需区域性综合决策,但每个城市、每个公民先行一步,终归是没有错的。只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爱护环境,终有一日,我们会驱散头顶上的“雾盖头”,留住碧空如洗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