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殡葬改革 促进移风易俗惠及民生民利

    我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丧祭祀过程中封建迷信活动严重、群众丧葬费用过高等问题,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强力治理殡葬陋习,积极倡导文明祭祀,促进了移风易俗,使群众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
    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开展殡葬治理整顿活动。针对治丧祭祀中的封建迷信活动严重,既不利于破除陈规陋习、污染生活环境,又加重群众负担,造成严重浪费的问题,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从源头上促进形成文明祭祀良好风尚。一是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益广告、宣传车、出租车顶灯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辽源日报》开设了殡葬祭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十问”和“倡导人文绿色殡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专栏,宣传殡葬祭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内容和生态绿色殡葬方式。通过“说事”、“走进直播间”等电视访谈和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宣传落实市实践办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文明祭祀的通知》,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俗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形成厚养薄葬、节俭治丧、文明治丧的理念。二是开展联合整治。在全市全面开展禁止加工、制作、运输、销售封建迷信用品联合执法行动,对130余户违法商户进行了处罚,集中销毁封建迷信、殡葬用品20余吨。对全市“阴阳先生”进行训诫,严禁为丧属提供封建迷信殡葬服务。关闭市殡仪服务中心焚烧场地,禁止丧属从事送行和焚烧纸牛马等封建迷信殡葬祭祀用品。从晚22时至次日5时关闭停尸间和告别厅,取消夜间守灵。三是组织“禁烧”行动。今年清明节、中元节期间,组织69个市直部门及单位工作人员,分区分片包保路段,从下午16时至夜间22时,对烧纸祭祀重点区域和交叉路口进行死看死守,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街路焚烧封建迷信祭祀用品行为,既有效治理了封建陋习,又极大地净化了市容环境。
    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着力减轻群众殡葬负担。市殡仪服务中心从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入手,全方位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的殡葬负担。一是推行“一站式”服务。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对接送遗体、遗体安置、遗体告别、起灵、遗体火化、骨灰安置等治丧活动每个环节,均安排专门的殡仪引导员、司仪和车辆等,帮助选择不同的殡葬项目,实行“一对一”、“一站式”服务,全程协助群众办理治丧活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二是大幅度降低殡葬收费。市殡葬管理处对收费实行了“四取消、两下降、一改变”。“四取消”,即取消5元的祭奠费、60元的候灰费、100元的告别厅费、200元的布灵费4项收费;“两下降”,即下调了纸棺和花篮两项物品价格,纸棺价格由原来的300元、240元下调到180元、162元,花篮价格由原来的150元下调至130元、120元、110元;“一改变”,即改变花圈出售为租赁,每支花圈可为群众节省300—400元。目前,已累计为680户群众节省殡葬支出170余万元。同时,继续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减免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和骨灰安放等5项殡葬基本费用。目前,已累计为530户困难群众减免殡葬费用40余万元。三是倡导生态绿色安葬。在市万安公墓建立了142座中低价位墓穴,目前已售出33座。在园区内环路两侧设置草坪葬墓区79个,开发壁葬125个,这些生态、节地、环保的各式安葬方式引起较好的反响。市殡葬管理处还与长春、大连殡葬管理处联合举办了辽源市首届骨灰代理撒海公益服务周活动,有9户群众参加活动,目前已有2户前往大连参加了骨灰撒海活动。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夯实殡葬管理基层基础。着眼于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探索加强殡葬管理基础工作,从源头上防止封建迷信活动反弹,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移风易俗,文明治丧祭祀,尽最大努力惠及民生、维护民利。一是健全殡葬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领导力度,民政、公安、工商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了殡葬改革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殡葬工作四级网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的管理作用,深入加强殡葬管理执法队伍建设,逐级逐层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常态化管理态势。二是规范殡葬管理秩序。始终保持殡葬管理高压态势,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20余起各类殡葬违规行为,切实规范了殡葬管理秩序。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的原则,加大督促整改和依法处置力度,平稳有序推进散埋乱葬整治工作,有效制止了违规行为。三是完善殡葬基础设施。科学制定公益性墓地规划,加快推进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启动3处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试点,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树葬墓园项目。同时,探索建立公益性骨灰堂,实现骨灰安葬由“入土”到“入室”的转变,使骨灰处理更加集约化、多元化。 (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