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巡逻队:平安辽源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于芯

    当夜色
    浓浓地包裹起
    这座喧闹了一天的
    城市
    当每一个梦
    沉醉在自己的节拍里
    有这样一群人
    用他们的双眼 双手 双脚
    守护一份
    宁静与祥和……

    国庆节前夕。2014年9月18日零时左右,本报记者兵分八路,采访那些坚守夜班岗位的基层普通劳动者。
    ——题记

    在夜间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辽源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巡罗大队的民警们。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9月18日凌晨2时30分,和往日一样,宽敞、洁净的街路在暖金色的路灯照耀下,寂静安详。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巡逻大队值班室内,一大队民警从睡梦中醒来,怕影响其他备勤队友的休息,他们轻手轻脚地整理好行装,简单洗漱后,带上巡逻装备走出了值班室。
    2时50分,队长杨蚕带领4名队员登上特警巡逻车,在闪烁的警灯引领下,3时整,他们到达了巡逻指定地点,默默地在微凉的夜色中开始巡逻工作。此时,宁静的街路上,除了偶见环卫工人外,时间如同凝固了一样,不断向人们释放着浓浓睡意。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杨蚕,锐利的眼神扫视着车辆正前方的景物。他说:“凌晨3时是案件的多发时段,犯罪分子利用人们一天中精神最放松时段选择作案。鉴于人体生物钟特征来说,这时人睡得最香,防御意识最为薄弱,同时也是注意力最难长时间集中的一个节点,尤其容易发生盗窃和交通事故。”
    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特警巡逻采取了步巡、驻巡、车巡等方式展开24小时巡控行动。其中,最为辛苦的当属夜巡。杨蚕对记者说,夜巡工作时间为凌晨3时至早8时,除正常巡视、开展治安防控、为群众提供帮助、解除违法犯罪活动外,他们还会根据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进行处理。如果警情特殊、严重的,还会请求派出增援。记者突然觉得有特警在身边安全了很多,不禁问道:“你有时间陪护家人吗?”家住白城的杨蚕笑着说,当然没有了。特警工作本身就很特殊,没有节假日,下夜班休息也未必能陪家人。如今,刚交女朋友的杨蚕由于经常值夜班,很少有时间与女友约会。“特警支队里的每位特警都一样,为了守护大家的平安,陪家人的时间很少,有时半夜还要执行紧急任务,家人也很担心,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3时40分,当特警们再次路过红城小区路口时,司机王建军将车驶入了小区。在漆黑的小区内,一组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视觉范围内的景物中,车内的氛围立刻严肃起来。5分钟后,巡视小区一圈的警车再次开回到主干路。队员王超说:“巡逻路线虽有固定,但我们在实际巡逻中还是要根据不同时段、地理环境、小区环境特点等情况适时调整路线,做到主次道路交叉、行路小区兼顾。”
    漫漫长夜,特警巡逻小队的杨蚕和队友王超、高宏伟、张大鹏、王建军5人,随车一趟趟地重复穿梭在市政府至矿务局的主街路上,他们睁大警惕的双眼,仔细地观察着街路两侧的角落,生怕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目标,并在心里盘算着对策及战略方案。“你们这么看不累、不困吗?”记者的哈欠声打破了车内的寂静。记者随即问了句:“你们也困了吧。”杨蚕说:“困,怎么不困呢!但都已经习惯了。如果实在有人犯困了,我们就要下车进行步巡,一是改变一下巡逻频率,二是通过改变巡逻方式驱赶困意。”话语间,东方的天空露出了一抹鱼肚白,队员疲惫地说道:“天亮了。”
    4时10分,街路上的行人、车辆再次将沉默的城市慢慢唤醒。而杨蚕和他的队友们依然行驶在保卫人民群众安全的路上。当记者完成采访下车时问道:“你们下班后到哪儿吃早点啊?”队员们嘻笑地说:“睡觉。”
    望着特警巡逻车渐渐远去,记者感受到,特警出警难,难的不在白天,而是在深夜;难的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长久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