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修身 坚守时代使命

陈俊伊

    墨子《非攻》中有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句中提及的镜子,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往往是整理仪表的生活用品,然而作者寥寥几字却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镜子”赋予了高度的人生哲学和坚定的政治责任。徜徉中华民族绚丽的历史文化长河,贤明志士皆“以镜明鉴”来抒发为政之道;回眸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华章,细细学思践悟那些悠久的廉政文化,唯独“明镜修身”直观、生动地表达了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主旋律,明示了自省自检是共产党人立言、立身、立德、立业的基石。
    当前,以反对“四风”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习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为民清廉务实,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查摆自身问题、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并将不空洞、不形式,直观、生动地“照镜子”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要求,可见“明镜省身”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是多么重要。作为领导干部,又该如何勇于“照镜子”、善于“照镜子”和勤于“照镜子”呢?
    以心为镜是首要。心之明镜,去浊自清。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的历史进程,党性,始终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认清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一直是党员锤炼党性的准则。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提高,党性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不会随着任职的提升而时刻保鲜,领导干部既要常态化明镜省身——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又要恪守镜鉴——勇敢面对自身不足,善于见贤思齐,勤于一日三省,尽职尽力服务党的事业,以此才能达到一个领导干部应具有的政治责任和修为,才能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发展动力。
    但是查摆自身问题,仅仅自身照镜子是不够的,更要切身去交流身边的多棱镜,广度参照身边那些有形无形的先进镜面,拓宽视野,提升标准,多棱角、多层次地去学习、进取,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以民心民声为镜,正确定位自我,强化“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公仆信念,倾听群众期盼,把握社会脉搏,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题、谋实事;以党章党纪为镜,提高自身党性免疫力、抵抗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垂范表率作用,积极积攒和传播公仆能量;以榜样典型为镜,见境界、找差距,自觉向先进看齐,提升干部公仆能力;以廉洁自律为镜,慎权、慎微,自警、自励,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作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公仆,既要懂得“照”的目的、“照”的角度,还要注重“照”的效果,有效地“照镜子”才是工作实践的基础。部分领导干部常常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工作中脱离群众,对外作风粗暴,对内吆五喝六,于百姓冷暖不顾,对于这样的党员,只用“镜子”照照,发现表象问题是不够的,必须要用放大镜去照,照出他们工作作风扭曲的根源,照准、照全他们身上“官气”、“俗气”、“怨气”的本质,以一面放大纠正之镜,来重塑为官者履职尽责的公仆意识。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原则导向于个人原则,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笃信笃行,坚守党纪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面对群众的期盼之光,坦然放大自己的工作缺点,自觉运用放大镜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体察群众,将自身的不足聚集在群众的期盼之光下,认之、改之;将党的任务和百姓的期许聚集在自身的奋斗目标之中,实干为先,敦方正直,争做一面合格的“公仆镜”传递公仆能量。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家、贤才志士皆以明镜来抒发修身律己的政治素养和自省自检的廉镜思想。西晋陆机《文赋》有云“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意思是说为政者应该净化自我、修身律己;汉·王粲《仿连珠》记载“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明示为官者要清廉自我,约束自我……当前,习总书记提出以“照镜子”为首要要求,加强党性修养,查摆自身问题。当“明镜廉政”的烙印印刻在每个时代的前沿,并成为一种社会践行标志的时候,“以镜效廉”已经不再局限为古代古朴的道德规范了,它已经融汇为一种鲜明的时代使命,环绕在我们身边,规范为政意识、锤炼党性修养、鞭策广大干部去自觉遵守和切身践行。
    当前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我们要有方法地“照镜子”,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的镜子,要清廉正直;面对问计于发展的镜子,要群策群力;面对先进模范的镜子,要把优秀的光芒反射在自己身上,见贤思齐。要把以镜修身溶化到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注解中,用好这面自查自检的“公仆镜”,用好的作风和能力凝聚起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踏实勤政、为民务实,真真正正地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