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七运:记者的脚步,你听到了吗?

本报记者  王君开


    接到参加省十七运报道通知时,不觉心头一紧:明摆着,这是个难干的活儿。这是辽源有史以来最大的体育盛会,全省瞩目,上下关注,报道的难度可想而知。记者只得小心翼翼地叮嘱自己,千万别整“砸锅”了。
    为了打有把握之仗,开始提前做功课:拟定采访提纲、收集资料、阅读相关书籍、走访体育部门负责人、了解比赛情况,目的就是想尽快进入“体育记者”角色,不当白帽子。因为辽源媒体人还没有体育记者,都是门外汉,只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了。
    准备的时间不多,9月1日是省十七运开幕的日子,为了赶上开幕式,头天晚上把手机定了闹钟,怕睡过站,躺下的时候本想早早入眠,好保持采访时精力充沛。但心里有事儿却很难睡着,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中就听到闹钟响了,匆忙爬起来,忙三火四地赶到东丰体育场。
    进安检门,走上看台,按照事先拟定的采访计划,不停地问,不停地记,虽然发了有座位的票,但哪有功夫坐着,因为记者的任务不是“卖呆”,而是记录这个难忘的时刻,腿有些酸疼了,也只能坚持着。看看身边的同行,一个个端着报社为了更好地报道省十七运而专门采购的高档新相机的摄影记者来回奔跑着、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电视台的摄像记者肩扛摄像机东奔西忙,那滋味,比文字记者更难受。
    省十七运比赛由于在辽源和东丰两地举行,上午东丰,下午辽源这么来回奔波就在所难免了。坐在车上,闭上眼睛打个盹儿,脑子都在不停地转动,想采访标题、琢磨下一个采访对象,心总是静不下来。
    在体育场馆上下楼梯,进出比赛场馆,和裁判长套近乎,和教练拉家常,和运动员搭讪,想多从他们口中抠出有价值的东西,是为了不至于“蒙圈”,不至于写出纰漏。然而,比赛场地的工作人员都很忙,有时说上三言两语就被打断了,有时刚开个头就没戏了。特别是采访运动员是最难弄的事儿,赛前采访,怕影响人家的情绪,对比赛不利。等到比赛结束了,有时又抓不着影了。记者只能见缝插针,瞅机会去问。自己都感觉烦了,但没招儿,干的就是这活儿,没的选择。
    一天采访结束后,天也就黑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坐在电脑前,要把当天采访的东西敲出来。眼睛疼了揉一揉,手麻了搓一搓,吃饭都是带着小跑儿,狼吞虎咽地垫巴一口,因为和时间赛跑是记者的常态。不管多累,当天的活儿必须当天完,因为编辑在等着下稿,读者也等着第二天见报。
    写完当天该写的稿子,还要从头儿再看几遍,为的是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感觉没啥毛病了,才能发出去。可算是能舒一口气了,但心里依然不放心,甚至锁上门下楼了还要鬼使神差地返回办公室,再打开电脑捋一遍发出去的稿子,有时明明知道没错,也要习惯性地折腾。回到家躺在床上,也是久久不能入睡,因为明天还有任务,还要想着明天的活儿从哪儿下手。
    私下和同行们聊起来,大家都感同身受,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因为辽源有史以来举行这样大的体育赛事,能用自己笔记录精彩瞬间,每个新闻人都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作为记者,就是站在心灵与社会之间,重复着夸父逐日的激情,一往无前,用自己手中的笔、镜头或话筒如实反映社会现实。
    省十七运:记者的脚步,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