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一颗心 温暖一座城

本报记者 李艳红



    辽源是一个全新的转型城市,追求发展创新;辽源是一个爱心扑面的城市,贵在无私奉献。“转型”、“爱心”,看似“不搭界”的两种属性,却在一个城市的品格中完美统一,不由得让人想追问:“爱心之树”在辽源何以枝繁叶茂?

    虽说为善不分贫富,但随着辽源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这为辽源人的“爱心”勃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辽源的爱心善举既出现了像“任桂梅爱心工作室”、“蓝丝带学雷锋小组”等慷慨解囊的民间团体,又出现了市公安局100多名科级干部“一对一”帮扶135名贫困学生的“干部群像”。一个个爱心故事的上演,得益于辽源全面转型后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致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民生实施,更得益于平安辽源、幸福辽源、美丽辽源的滋养孕育。正是有了众多的得益于,才有了辽源小城大爱的精彩演绎,才有了爱心在辽源的每一次跳动,形成同频共振,掀起爱的波澜。
    追问辽源“爱心品格”的生发原因,除上述种种,我们不能不提她的内在基因。辽源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面对资源枯竭,必须向转型升级讨生活、谋生路,这就使辽源在再生发展中形成了谦虚、乐观、豁达、宽容的品格。在民众从未间断的爱心接力中,辽源的“爱心城市”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与人们渴望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自然地完成了对接融合,从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当越来越多的受助人群从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当更多的人为他人伸出双手……爱,让辽源这棵“爱心之树”枝繁叶茂,浓荫宜人。
    播撒广博之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秉持一种精神。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助人为乐者,不但给人们以温暖,而且擦亮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底色。
    各级各部门是一座城市的组成单位,承担着发展辽源、建设辽源的重任,他们在履职尽责的同时,将社会责任力扛在肩,密织了一张覆盖城市的社会救助安全网,将城市的爱心蔓延到各个角落。
    201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开展“群众工作年”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全局13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全市135名贫困学生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有力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春蕾计划”是1989年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春蕾计划”在我市实施20多年来,市妇联与市职业高中、市工商学校和辽源师范学院3所院校合作,对贫困学生提供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服务。截至目前,市妇联已累计资助春蕾学生648人,资助金额达366万余元,223名毕业学生全部就业。
    市总工会坚持对处于困境的职工和企业给予扶助,相继打造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帮扶工作品牌,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至今已走过了22年,累计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3710多万元,走访困难企业4295余户(次),慰问困难职工及其家庭13万余户,做到了对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困难农民工和困难单亲女职工帮扶救助的全覆盖。团市委将爱心助学活动纳入关注青年民生的重要内容,2012年至今共筹集资金190万元,帮助289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让白血病患儿、农村留守儿童、城乡低保家庭、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360名特殊青少年得以继续学业。市教育局致力于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直至覆盖整个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和社会帮扶体系。自2003年以来,辽源各级慈善组织共救助贫困大学新生达1200多名,共支出慈善资金260多万元。
    倾注全城之爱
    在爱心的召唤下,辽源民间救助组织相继演奏了震撼人心的“倾城之爱”交响曲。
    2013年6月,北寿社区30多名爱心人士自愿加入“任桂梅爱心工作室”,每人每月捐出一部分零用钱开展帮扶活动。随着帮扶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一些退休人员、机关干部、普通劳动者也纷纷加入到爱心团队中来,短短两年时间队伍发展壮大到102人,累计收到捐款50000多元,资助了22个困难学生,帮助了26个困难家庭。71岁的老党员齐柏林身患癌症,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不忘帮扶“成长中的幼苗”,将一年的爱心捐款提前捐赠出来。76岁的刘广芝在电视上看到爱心工作室的事迹后,到工作室捐出了自己和孙子的两份爱心。刘广芝说:“什么事都可以等,奉献爱心不能等。”73岁的赵玉坤女士找到了爱心工作室,表示要将上涨工资的200元用于救助贫困学生。
    辽源“蓝丝带学雷锋小组”由企业家、企事业单位员工和退休老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2014年春节,“学雷锋小组”为12名初高中学生进行了每人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爱心救助。“爱心”助学基金由我市知名企业家联合捐助,本金在经过有效运营后,将每年获得的本金利息用于爱心救助。近五年来,该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及其他公益事业的累积金额已近20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筹集10000元为考入大学的5名聋哑学生进行了资助,给112名残疾儿童每人发放了一套校服,为两区贫困学生捐近万元。
    辽源各级媒体对城市发生的爱心故事不吝颂扬,政府对社会爱心悉心呵护,及时给予应有的肯定和积极引导。涓涓细流、缕缕春风,冲刷了一些人心中冷漠的“块垒”,激活了一颗颗“沉睡”的爱心,让爱心在相互传递中汇成了滚滚暖流,不断传播人性之美,激发蕴藏在人们心底的慈爱之心。
    感恩“小城大爱”
    也许,爱心的付出从来不图回报,甚至不问去处。但可贵的是,在辽源演绎的诸多“爱心故事”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无私奉献者倾尽爱心的正能量,更看到了受助者“知恩图报”的真挚情怀。许多“知恩图报”还超越了“一对一”的个人式报恩,进而升华成了一种社会责任。不能不说,这是对爱心最有力的传递与壮大,更是对爱心付出的最高肯定和最好回报,它让施恩者奋力前行而不觉孤独,也让随行者因为价值认同而深受鼓舞。
    小学生宋雨霏在5岁时不幸患上了一型糖尿病。农民出身的父母变卖了所有家产给她治病,而宋雨霏的母亲又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丧失了劳动能力,仅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高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捉襟见肘。市公安局西宁分局副局长张彩新了解到情况后,向宋雨霏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几年来共送去帮扶资金近万元,而宋雨霏所就读学校的多名贫困儿童也得到了“爱心救助”。该校一名老师在市政府网站“市民心声”专栏上的留言,感动了万千辽源市民——“感谢你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起一座用爱心铸就的丰碑,是你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善良的真谛,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更具说服力。请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心存感恩,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得到资助的孩子们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分享。他们中,有的孩子会定期给捐助人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的孩子假期回来后会到捐助人的企业义务服务,双方建立起真挚的感情;有的孩子会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捐给灾区,让自己也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北寿社区居民孙明宇和患病的妻子双双下岗,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12平方米、终日不见阳光的平房里。女儿孙奇文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以高分考取了辽源市第五中学。任桂梅爱心工作室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为他们送去了棉被、羽绒服、棉鞋等生活用品,又去找学校领导协商为孙奇文免去学杂费。2012年寒冬,龙山区委、区政府为孙明宇一家解决了一处供热楼,社区和民政、住建等部门帮助他家购置了床、书桌、厨具等生活用品。看着眼前被温暖阳光照射下的新家,孙明宇夫妇俩,激动万分。孙奇文用颤抖的声音说:“对于你们的帮助,我一定感恩在心,刻苦学习、加倍努力,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有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奉献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当爱心成为城市的特质,这份感动便已融入到城市的血脉中,永久矗立在辽源人民的精神文化坐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