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农民
    周日出  本报记者  咸凯慧
    现在的农民生活好啊!国家政策倾斜,空气清新自然,蔬菜洁净环保,生活自由自在……假如我是农民,我一定带领全体村民走上幸福之路,先致富,后带富,再送富。
    他叫陈善忠,在东辽县安恕镇黄羊小学退休的他,也曾经在农村包过几亩地,切切实实地感受过作为一名农民的感受。
    陈善忠告诉我们,如果他是农民,他将带领大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黄羊村变得人和睦、路通达、环境优、宜居住。安恕镇依山傍水,有先天的环境优势,旅游资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么多年来抱着金饭碗没饭吃。乌龙山有很大一部分在安恕镇境内,春季山花烂漫,秋季果实飘香,旅游资源丰厚,如果我是农民,我将以此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从而带动周边农民迅速致富。
    陈善忠说,如果我是农民,我希望我们村能有一个以文化促致富的村主任。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足充盈,可是文化生活却还不完善,现在自办文化大院的乡镇较多,我希望我们的村主任能够带领大家把精神文化建设搞上去,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有个休养、娱乐的场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现在的农村急需文化生活的发展充实,要不然,麻将、扑克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不利于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与提高。
    如果我是农民,我会为了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目前,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个大趋势,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农民还是守着有限的土地耕种着较为普通的农作物,如果我拥有自己的土地,我会在土地上种上药材或人参,让有效的土地获得成倍的利益增长,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65岁的陈善忠退休后选择了在农村居住,只因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他相信,未来的农民生活会越来越好,生活环境会越来越美。

    假如我是村长

    本报记者  汪 琳
    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将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两手抓”。要想迎来“脱胎换骨”的新农村,自然离不开一个心系百姓的“领导人”和引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才能在保留农村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让农民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益处和实惠?这不仅是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身板硬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要不断带给农民新技术、新思想,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的新变化。可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一名村长、村书记是远远不够的,故此,“假如我是村长”这一话题在市区、乡村流行开来,百姓纷纷调换角色、换位思考,为建设新农村出谋划策。
    “假如我是村长,我第一步就要将村里村外的路重新铺,解决村路难走的问题”、“假如我是村长,我就琢磨、研究着将村周围的山林开发成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带动农村发展副产业”、“假如我是村长,我会争取招商引资,扩建经济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假如我是村长,除了要带动农民致富外,还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搭建文化小剧场、农家书屋、农村诗社等,让村民在农闲时间有地方可去”、“假如我是村长,要主抓农村创新管理,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生活保障”……日前,记者带着“假如我是村长”这个话题走访了不少党员干部、普通市民、乡镇村民,他们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他们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想让老百姓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让老百姓乐于接受农村的一切新变化,就要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生活需求出发,办好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期盼的事儿。
    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市民宋国明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村长这官可不好当,看似手握权力,但同时也肩负着很多责任、背负着许多不解。争取资金、引进项目、优化环境、带动就业、抓教育、搞文化等,这些既不是件小事儿也不是件容易事儿,都需要村长亲力亲为,动脑筋、想办法。说实话,这其实是件不太讨好的‘苦差事’。”与宋国明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市民姜丽君说:“身为一村之长,就要权为民所用,为村民谋求最大利益,从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用心规划、扎实推进。就算困难重重,但只要百姓脸上有了笑容,这项工作就可以说是做到位了。”
    假如我是村长,这不仅在考验着乡村干部执政为民的水平与能力,而且意在教会民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理解、支持、分担乡村干部的工作。“打造富裕、美丽、和谐的新农村,需要所有民众的力量与思想,这才是农村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渭津镇福民村村主任王志杰说。

    假如我是患者
    本报记者  季式学
    于丽(化名)是我市某医院的护士,整天奔波于病人之中,尽心尽力地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因为她经常与患者接触,所以谈假如她是一名患者,也更有说服力。
    刚参加工作那年,于丽也没少碰壁,遭到病人冷嘲热讽是常有的事儿。那时候,她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别人都不理解她。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她找到前辈诉苦:“怎样工作才能不被‘骂’?”“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前辈们指点道。起初,她也琢磨不透,时间久了,看到前辈们体贴地照顾患者,嘘寒问暖,了解病情,在挨骂的时候还能做到微笑地答复。她明白了前辈所说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的真实含义。
    从那以后,于丽就按照前辈的指点,换位思考,从点滴做起,时间久了,委屈少了,工作也就顺了。
    她觉得作为一名患者,走进医院,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托付给了医务工作者。假如她是一名患者,她希望入院时,能有一位优秀的导诊指引她到需要去的地方办理入院手续;她希望医院的环境优雅,病房整洁、清静;在她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给她开管用且便宜的药,并提供药物的清单;她希望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在任何利益的诱惑下都能恪守一位医者的高尚医德,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她希望听到“只要你走进我们的医院,你只管安心治病”的亲切话语;她希望医生能以敬业之心,回报患者的信任,经常来到她的病床前探望,能与她亲切交流,耐心地解答她心中的疑问,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勇气与信心;她希望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技术精湛,都能把“救死扶伤”看成是自己的天职,把患者的呼救当成冲锋的号角,尽心尽力地医治每一位患者,患者满意的笑容能成为医者最大的收获;她希望医务人员充满爱心和责任心,不管患者身份、地位上的高贵与低下、经济上的贫穷与富足、人际关系上的陌生与熟悉,都能一视同仁,以博爱抚慰患者的心灵,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受到同等的尊敬与关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从细微之处着手,注重每一个细节,做患者的贴心人,做患者身体健康的守护神。

    假如我是教师
    周日出  本报记者  咸凯慧
    妈妈,明天我们要开家长会,老师要求家长都要参加;妈妈,我这道题不会,你帮我看看;妈妈,今天的作业太多,我做不完;妈妈……面对女儿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正在一旁接待顾客的韩杰苦不堪言……
    家住东辽县白泉镇、经营一家美容院的韩杰女士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现在的老师更不好当,四位老人加上父母的溺爱,孩子们的教育方向及方式急需改变,教师们的心理成长也更需要关注。
    假如我是老师,我希望逐渐改变现在的教育体制,让学生们都能快乐生活、自由成长。体育课上,我会为学生准备不同的体育器材和设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爱好的体育项目,既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又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主科的教学课堂上,我不会再进行老套呆板的灌输式教学,泯灭学生的个性,我会让学生多提问,大家共同解答,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学习,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假如我是教师,我将给现在的教师们更多的心理关爱。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在生活上过度溺爱、在学习上过度施压,造成了孩子们娇惯、叛逆的性格和心理。而现在的教师要面临的是这样一个二三十人、甚至五十六人的个性群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培育他们的园丁,健康的教育方式才能孕育出健康、积极向上、阳光的学生,我要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始终保持用一颗童心去爱自己的工作。

    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