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织机一片情

本报记者 李奎福 季式学


    各式棉袜百花齐放。  本报记者 宋贵才 摄

    一曲织机一片情,开心快乐世上行。
    园区书写腾飞史,辽源袜业任点评。
    在抗战时期的1937年,辽源就开始生产袜子了,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工业焕发了青春。从此,辽源袜子远近闻名,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性产品。在2005年以前,辽源就已拥有大小袜企40多家,袜机总量达到2000多台,年产棉袜1.5亿双。2005年,辽源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遂对全市袜业资源进行整合。当年6月,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了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一个在辽源乃至在国内袜业让人瞩目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岁月涌流,时序更迭。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矢志进取,东北袜业园厂房和附属设施已有105万平方米,有630多户各类企业入园。其中,织造企业391户,装备袜机2.3万台(套),年产棉袜18亿双,安置人员就业3万多人。作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东北袜业园吸引了1300多名大学生在园区创业和就业,创办袜厂和“三产”企业130家,55户已由孵化区进入成长区。
    东北袜业园的辉煌崛起,使辽源在全国袜业的地位得以迅速提升。2008年,辽源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棉袜之乡”,这标志着辽源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棉袜生产基地。2009年9月,辽源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袜业名城”称号。
    2010年12月,东北袜业园成立了东北袜业经营集团,以示范性、带动性、规范性引领园区产业升级,带领厂家一起成长,向国际化园区迈进,目前已成为阿迪达斯、彪马等国际品牌专业生产供应商。
    为进一步加快园区转型和升级,2013年11月,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在东北袜业园揭牌,着力打造百万平方米、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园区。现在,已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天猫(淘宝)、1号店、亚马逊等多家电商合作。今年4月11日,阿里巴巴辽源产业带上线运营,入驻企业已达90多家。截至目前,袜子线上交易突破1亿元。
    辽源袜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复兴,产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二位,形成了南有诸暨、义乌,北有吉林辽源的袜业生产新格局。“中国棉袜之乡”的东北袜业园,成为辽源的骄傲。今天,人们漫步袜业名城,走在宽阔的袜业园区,耳边仿佛响起了激越的号角,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让人感叹,让人驻足流连。
    展望未来,辽源袜业在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企鹅·米尔”、“松鹤”、“天马”、“欧蒂爱”等强势品牌,将给家乡人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