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金:坚守供电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王成金:坚守供电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董星辰

工作中的王成金。 本报记者 孙嘉筱 摄
“完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王成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永远不满足现状,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心尽力、追求完美,用责任与担当,尽全力守护万家灯火。
王成金现任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主任。他于2024年获得“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参加工作以来,他在继电保护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和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一项、省级优秀QC成果四项、辽源公司优秀QC成果十六项。其中,有三项QC成果被评为一等奖。
走进王成金的办公室,多本笔记记录着上百种的设备信息,密密麻麻的字迹背后是他上千个夜晚的坚守。王成金利用现有的老旧试验设备重组改造,成功完成复杂的继电保护试验。只要看一眼故障现象,他就能够快速分析出故障原因、找出故障点。多年来,他为省内外企业分析解决故障百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王成金说:“我是学继电保护专业的。在33年的工作中,一直在进行专业学习,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在缺陷排查、应急抢修工作中,我解决了数百个疑难问题,既守护好设备安全,也守护好群众用电安全。”
2001年,王成金首创无电流源测试变比试验方法,解决了套管互感器未做试验就先安装的安全隐患难题;2003年,他将变压器保护检验方法科学优化,提高了装置检验的工作效率。同时,王成金积极参与公司发展规划送电方案编制,提出的方案既保证了解决用户急需用电的难题,也为辽源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王成金说:“一路走来,检修工作中遇到很多难题,也留下一些感慨。无论是数九寒冬里的开关异常,还是暴风骤雨中的系统接地,无不考验着我们的专业知识、耐心和毅力。检修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要有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严谨态度,更要有在面对困难孤立无援和迷茫时的坚持。面对困难只要坚持下去,不断思考、动手尝试,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为继电保护专业的带头人,王成金在工程改造中手把手对年轻同志进行传帮带,缩短了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成长周期。当遇到难题时,他身先士卒、言传身教,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试验基理到实际接线、数据分析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带动了一大批试验人员水平的提升。
王成金说:“我负责带的两名年轻同志在三年内已经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在2016年的吉林省继电保护规程调考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公司争得了荣誉。现在一大批试验人员都快速成长为变电专业的‘全科医生’,为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公司成立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室,王成金担任试验室主管,带领试验室成为国内第一批通过国网验收的试验室。他坚持超前思维突破技术难关,积极探索继电保护信息化技术在系统的全面应用,组织开发数字化管理软件,并重新修编辽源地区继电保护规程,为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引领继电保护管理科学发展作出了突出、卓越的贡献。
王成金说:“今后,我将不负全国劳动模范的荣光,立足岗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和激励辽电职工勇担时代重任、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投身服务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火热实践,为辽电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