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烧烤摊,如何守规不扰民?
本报记者 张莹莹
路边烧烤大排档,这个与夏天一直存在着的矛盾综合体,它的卫生条件曾令人咋舌。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路边摊的需求者与日俱增,忠实的路边摊“粉丝”们还在追求着速食带给味蕾的畅快。
路边摊,老百姓的态度呈“正负极”
“路边摊没什么不好,老百姓喜欢、有需要就有市场。”市民张先生谈起路边摊给闲暇生活带来的惬意时说道:“整一桌烧烤,叫上几个好友,如果能再看场球赛,这是我在夏天里最大的乐趣。”谈起路边烧烤摊,一些人表示赞成的同时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市民王秋香今年62岁,家住步行街附近,常有人羡慕她居住在市中心,可这“闹市生活”所带来的闹心事也不少。去年,王秋香把孙子接到自己家照顾,可今年儿子、儿媳说啥也不把孙子送过来了。“还不怪这扰民的路边摊!”王阿姨大吐“苦水”道,每逢夏季,王阿姨家中都不敢开窗户,因为家住2楼,路边烧烤的油烟经常到点来“串门”,导致孙子咳嗽不说,夜晚的闹腾劲儿常令王阿姨一家不得安宁。
再爱美味,也要和文明共进步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位于我市步行街路段及六条胡同、博纳影城、市中医院、县医院附近的主要街区是夏季路边摊和烧烤摊位的“主场”地,甚至有很多外地来客一到辽源便立刻知晓“辽源烧烤是一绝”的信息。随着车流、人流量的增加,这些街道白日里是交通主干道,但到了夜晚,由于夜市烧烤摊的“加盟”,这些街道立刻变得相当“热闹”。
那么,今年夏日,我市的烧烤路边摊又与去年有何不同?是否达到了“规范不扰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经过几日调查发现,前面提到的几个“烧烤主场”还是热闹非凡,但有几处烧烤摊整齐摆放,旁边几乎都附有垃圾集中地,也就是摊主负责把每天的残羹剩饭要清理在集中区域,以方便环卫工人的清理工作。这是往年路边摊中没有出现过的“亮点”之一。
“为了方便交通,我们周围的烧烤摊主经过商量,决定在今夏‘文明登场’,统一排开,做到谁家也不出位、不多占地儿、不扰民、不占车道。”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小王说。
在北寿街福寿路段,这里的大排档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往夏夜里,这里的摊位经常刷新到后半夜2点的记录,可随着城市文明的日新月异,很多摊主为了不打扰附近的百姓居住,有的摊位在晚上11点左右就打烊了。海鲜排档摊主刘强对记者说:“去年附近的老百姓反映我们半夜太吵睡不好觉,起初我心里很抵抗,可是后来一想,只要老百姓乐了,小区就和谐了,互相包容与退让,生意才能做得顺!”
路边摊,是否能再规范点
盛夏的夜晚,约上三五个朋友,找个烧烤摊,吃着烤串,喝着扎啤,聊聊天……这是忙碌了一天的市民下班后最惬意的时光。退休老教师王中清对记者说,路边摊与人们的需求同时存在,虽然脏乱差,但还是迎合了很多老百姓的胃口,如果路边摊能够再规范一点、卫生一点、文明一点,也不失为“辽源美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么,路边摊到底何去何从?去哪更适合?怎样更卫生?如何更规范不扰民?记者在此呼吁广大市民,路边摊应该远离市民生活休息的小区,因为从事烧烤加工时会产生一些带着味道的烟尘,影响市民正常的生活休息。如果路边摊能够在规范的地方摆放,而不是随意处之,扰民和扰车的问题也会相应减少。另外,路边摊烧烤时,肉类会产生水蒸气,掺杂着木炭的烟尘,形成水烟混合物,味道很大。如果能将烧烤炉搬到室内并加装设备,并合理选用木炭,则会减少烟尘排放。“烧烤达人”青青说:“烧烤所用的木炭分两种,机制的木炭烟尘比普通的木炭烟尘少,但价格是其3倍左右,这也使得很多烧烤摊点选用普通木炭。”
记者发现,路边摊存在较大的问题是街头烧烤在露天进行,汽车开过和风刮扬起的灰尘,会让食物变得很不卫生,给老百姓的饮食带来了极大隐患。那么,如何才能在最大的范围内把饮食风险降到最低呢?一家烧烤铺的老板邓大姐说:“如今,有的摊主用上了‘无炭烧烤’的电炉,这些设备用电不用炭,不仅可以自由调节火力大小,烤出来的肉质口感也很好,操作人员也不用忍受烟熏火燎的环境,而且速度也更快。”看来,“无烟烧烤”很快就会成为辽源夜市烧烤摊中的“主流”。大二学生王刚说:“吃烧烤,卫生和环保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吃完就把垃圾到处扔,有的摊主收摊了会清理,很多都直接交给清洁工人处理,着实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既然我们是食客,就不能把垃圾随手丢之,坏了食客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