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分类施学 考学结合 学做统一
西安区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盛妍妍

    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硬、素质高、业务精”的复合型干部队伍,是西安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宗旨。近年来,西安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培训、学习、实践、考核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开启了西安区分类施学、考学结合、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阶梯式培训,学习层面全覆盖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现实需要,西安区采用阶梯式培训方式,统筹抓好各类干部队伍的学习需求。着重抓好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采取脱产学习、理论中心组等学习形式,坚持党政“一把手”每5年至少参加一次脱产轮训,保证党委理论中心组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在职自学活动;重点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组织实施后备干部“读书年”活动,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与高校联合办学、域内外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文化底蕴;着力推进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做好乡镇干部、村“三委”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社区工作者“社区管理”岗位培训活动,实施社区工作人员学历教育计划;统筹做好其他干部的教育,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加强对全区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前的任职培训,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阵地化学习,自主选学重实效
    西安区在干部学习过程中,结合区情实际,本着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创新推行阵地化学习和自主选学的新方式,首批依托裕明社区、红城社区、东山社区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和增强培训效果和培训资源利用率。西安区还研究制定了《干部自主选学实施意见》,构建了“高校选学、课程选学、专题选学、讲座选学、小组选学、实践选学”六学一体的自主选学格局,组织了高校选学、课程选学、专题选学、讲座选学和实践选学等学习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干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集中学习与自学的结合。同时也实现了由过去的分散培训向集中正规培训的转变,加快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化、规范化进程。
    多样化实践,学以致用练精兵
    为进一步畅通锻炼渠道,全方位提升后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西安区在做好服务“五个一线”干部输送和选派工作的基础上,每年选拔部分区管后备干部到经济部门、信访部门、棚户区、社区、农村、企业进行锻炼,在实践中锻炼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党性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近年来累计抽调160余名后备干部到基层进行锻炼。
    精细化考核,公平选拔树正风
    西安区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遵循分类指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加强学习与促进工作相结合、干部学训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西安区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实行定量考核。建立干部在职自学指导制度,每年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确定在职自学内容及书目,干部自愿选择自学专题和内容,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年底接受考核。同时,建立学分考核管理年度考核通报制度,由区委组织部对干部学分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检查,并对不同等次进行通报,确保干部选拔考核立正气、树正风,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清正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