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写乡村好“钱”景

拉拉河镇四道村:
温室大棚“蔬”写乡村好“钱”景


    本报讯 眼下,旱田耕作尚未开展,但拉拉河镇四道村万森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却热闹非凡,村民们忙着移栽卷心菜幼苗,为蔬菜抢先上市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温室大棚,村民们分工协作,刨土、放苗、覆土,不一会儿,一株株嫩绿的菜苗便整齐地在棚内“安家落户”。如今,该村以卷心菜为代表的绿色种植产业正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好产业得益于好的带头人。2021年,驻村工作队进驻四道村,经过细致考察,最终将棚室种植产业确定为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引导村民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种植,逐步形成“绿色种植+双茬轮作”的特色种植体系:首茬栽种卷心菜,采收后改种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时令蔬菜。这种以农家肥培育为基础,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种植模式,确保了对土地的高效利用和产出。依托温室控温优势,蔬菜成熟期较露天种植提早了一个月,不仅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实现全年稳定两季丰产,同时带动3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刘宝有说:“我们四道村的棚膜经济发展确实挺好,给我们增加收入带来便利。尤其是岁数大的村民,来到大棚这里打打工,一年收入五六千块钱。”
    为了打通产品销路,驻村干部还积极完善产销链条,推动合作社与县域配餐企业建立起定向合作机制,实现"田头直供"的销售模式。
    拉拉河镇四道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彬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工作队的优势作用,联系市、县两级销售渠道,争取今年能比去年收益增长。”
    通过传统种植模式转型,四道村逐渐摸索出了集绿色生产、订单销售、联农富农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新路径,由昔日的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鲍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