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蛀牙”,咋“拔”才能不犯难?

本报记者 汪琳

    福镇大路南地块于2013年9月开始筹备房屋征收和拆迁计划;站北地块于同年10月紧随征收拆迁的脚步。同样都是回迁棚改建新楼的好事儿,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进展比较顺利,可如期完工,大部分被征收户都已签订协议并搬迁,只待“告别旧屋破房,住上‘阳光新楼’”;另一个进展缓慢,步履维艰,部分被征收户抱着“拖得越久得到越多”的幻想,迟迟不肯签订协议,甚至有人恶意阻挠施工,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经济损失严重。
    面对同样的拆迁补偿政策、同等的房屋征收条件,为何在拆迁过程中总有一些“蛀牙”滋生且难“拔”?如何才能顺利拔掉这些拆迁“蛀牙”?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站北地块和福镇大路南地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难拆——
    怀揣“一夜暴富梦”,“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舍旧屋、住新房”,是老百姓翘首期盼的事;“拆旧房、建新楼”,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倾力完成的事。一个“住”一个“建”,本应和谐的双方却因为一个“钱”字屡屡闹出不愉快事件。其主要原因是在征收拆迁过程中,不乏借着“拆迁”这个引子幻想“坐地生金、一夜暴富”的人。
    据龙山区住建局站北地块拆迁负责人刘慧鹏介绍,该地块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涉及被征收户845户。2013年10月,龙山区政府抽调6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开展政策宣传;11月2日,开始正式签订协议。截至目前,已经达成协议750余户,签订协议1723份,现剩余被征收户93户。该地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建设回迁楼19栋,但因剩余被征收户的补偿要求过高,将影响3栋回迁楼的施工建设。
    由于该地块面积大、人口多,某种程度上为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增添了一些难度。“剩下的这些未拆迁户中,绝大多数是较难做通思想工作的。其中,有人漫天要价,高出合理补偿金额的四五倍;有人硬将违章建筑算入实际面积或借经营从商之名,要求抬高补偿金额;还有人对拆迁条例置之不理,执意在原地滞留不动,要与我们‘死磕到底’。”刘慧鹏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除部分未拆迁户以“不满足补偿要求就不搬离”为理由滞后拆迁进度外,目前造成“拆迁难拆”的重要因素在于个别人为了一己私欲“狮子大开口”,不顾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恶意阻挠施工,损害公共利益,对棚户区改造项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该地块上经营“全城旅店”的毛某夫妇拥有有照房60.31平方米,无照房87.60平方米,房屋面积共计147.91平方米。经拆迁工作组对其房屋进行评估后,预计支付其35万余元的补偿款,可毛某对此表示不同意。工作组又对其房屋进行复估,将评估金额从原来的355757元提升至374326元,但毛某对复估结果仍不满意,坚持索要5套70平方米的楼房且不添钱,另加两间70平方米的门市房和200万元补偿款。
    为了达成协议,工作组多次做其思想工作,并强调回迁楼没有门市房。于是,毛某把条件“降”为5套70平方米的房子且不添钱,外加200万元的补偿金。对于毛某的“天价”要求,工作组最终没能与其达成拆迁协议。然而,毛某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经常拦截施工运输车辆,恶意阻挠施工,已长达两个月之久,导致建筑材料作废、预计建设17层的新楼只完成了5层。为了阻止毛某妨碍施工行为,工作组多次上门与其沟通交心、讲解政策标准,老两口态度有所缓和。没想到的是,其儿女出面阻拦,以父母身体不好、施工建设危害家人人身安全为由阻碍施工车辆进出,并扬言“不满足条件,自己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导致拆迁工作陷入了僵局。近日,由于毛某多次阻拦施工队伍并殴打执法民警,公然触犯法律,现已被刑事拘留。
    配合——
    潜移默化明政策,百姓不再“揣着明白装糊涂”
    与站北地块相比,福镇大路南地块面积不大,占地6万平方米,计划回迁户数为550户,现已签订协议526户,征收拆迁率达到96%以上。该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建设6栋楼,现有5栋开始施工建设,进展较为顺利。龙山区住建局福镇大路地块拆迁负责人李亚东介绍,该地块的房屋年头较长,塌陷情况比较严重,经常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雨停后地面还总往上返水,有部分居民因为住得不安生而选择长年在外租房居住,大家都盼着能早点动迁回迁、住上新楼房。
    既然民心所向、民意所达,再加上新出台的政府令第84号“保驾护航”,修改后的《辽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也进一步强化了补偿制度,那么在征收拆迁过程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和矛盾了吧?李亚东摇摇头说:“不少人还是持有老一套思想,生怕‘搬早了就吃亏’,加上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意识不强,对政府不太信任,甚至有人以‘立场对立方’自居,在房屋征收拆迁初期制造了一些麻烦。”
    为了扭转被征收户的“老脑筋”,使群众体会到国家政策“一碗水端平”的公平性和“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人情味,龙山区住建局的拆迁工作组使出一股子“轴”劲坐在居民家中苦口婆心讲政策,居民代表做工作,帮扶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政策替百姓“明算账”,使不少被征收户在潜移默化中知晓政策、理解政策、支持政策。
    曾经放言“坚决反对拆迁”的居民老龚头在征收补偿时留了个心眼儿,一看到谁家签协议、进行房屋评估补偿,他就跟着瞅,偷偷在心里盘算。当发现工作人员完全按照征收补偿政策严格执行,既不多算也不少给时,感觉“没什么靠头”的他最终放弃了“抗拆”的想法;不懂政策、不服政策的居民老张起初认为评估补偿不合理,工作人员遵照政策和补偿条例帮他认真核算后,发现比自己估算的省去了1万元的超额面积补缴金,这下真服气了;患有脑血栓的居民刘敏,签完协议却因行动不便迟迟搬不走。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不仅帮她雇车搬家,还替她找到了过渡房安置下来,令她感动不已;居民陈玉萍除了享受到84号令的优惠政策,将原先60平方米的旧屋换成了70平方米的新房且不添钱外,还因按时签订协议并搬迁而获得了奖励补助。另外,区政府因地制宜地为被征收户制定了一套补偿方案,使其再次得到一笔“看得见的实惠”,不仅为儿子解决了婚房问题,还得到了拆迁院落围墙的5000元补偿款,陈玉萍直夸党的政策好。
    有了找得着、靠得住的惠民政策以及政府一视同仁的工作标准,老百姓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也就不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公正——
    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执法“眼里不容沙”
    为了维护广大被征收户的公共利益,龙山区政府和区住建局针对目前存在的未拆迁户“一拖再拖、故意哄抬补偿条件”等情况,采取政策宣讲、协调谈判、舆论引导、依法强拆等手段,并联合司法、公安、公用等部门形成行政合力,合理调处矛盾,力求做到和谐征收、公正拆迁。
    龙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拆迁工作要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严格执法、依法征收,杜绝部分人借机敛财、靠关系谋私利、利用违章建筑虚增补偿面积、恶意阻挠棚改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为了维护已拆迁户的“心理平衡”,积极倡导群众响应、配合拆迁工作,拆迁条例规定,“抗拆迟拆”的被征收户完全享受不到84号令的奖励补助等优惠政策,而政府部门将通过各方力量的协调配合,合力拔掉拆迁“蛀牙”,维护广大被征收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百姓能够按时住上宽敞明亮、设施配套、质量过硬的“阳光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