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环卫工人“孤军奋战”
环卫工人不畏严寒酷暑,每天起早贪黑,用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洁净,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城市的文明之花。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感激他们的辛勤付出。如今,正值炎热的夏季,看着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清洁美丽而默默付出艰辛的劳作、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一个个不停地移动着的“橘黄色”的身影,我们应该有所感悟:要让我市的环境卫生水平真正有所提高,不能只依赖于环卫工人,全体市民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携手共筑美好家园。
为什么这些宣传单被扔满街,是因为垃圾桶很远或是很难找吗?站在我市任意街道上,往两边看,不出10多米一定可以发现垃圾桶。仅仅是走几步就可以将手中的宣传单放入垃圾桶,但仍然有人就那么把传单随手接过来,再随手一扔。动作流畅自然,表情随意,可见随手丢弃宣传单的人对这种行为的“熟练”,并且完全不会感到羞愧。
在热闹的街市上可以看到,在人流中发宣传单的人在前面见人就递一份,接宣传单的人则接过来看两眼就随手一扔,还有人则把宣传单当成了“坐垫”,同样用过就丢。逛街是个体力活,走累了,就将宣传单往台阶上一铺,放心大胆地坐下来休息。可这人站起来之后呢?转身就走。被当成“坐垫”的宣传单就那么留在原地,就没想着拾起来扔进垃圾桶,只待一阵风过后,随风飞舞。
环卫工人每天都会清理道路、做路面保洁,为什么还会宣传单满地?因为随手一扔永远比一个个拾起来要快。
拾拣宣传单仅仅只是一部分,做保洁的环卫工人每天在路上拾起的还有各种方便袋、外包装袋、烟头,甚至还有边走边丢的瓜果皮……我们常常报怨城市的环境卫生不够好,比不上其它国家或是其它大城市,但我们为城市环境卫生又做了些什么?
近日,记者在东辽县医药公司附近看到,在一些小吃摊前,一些顾客吃完麻辣涮串、臭豆腐后,便将用过的竹签和碗盒随手就扔在了地上。
随后,记者沿着吉光路走到了东方新城后侧,看到一个卖“烤冷面”的摊主将冷面从包裹着的白色方便袋里取出后,便将白色方便袋丢在了身后马路上,身后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垃圾场,而这个角落,正位于居民住宅楼下。不久,流动的“烤冷面”摊主可能见客流量不是很大,就又换了一个地方,摊主并未清理自己当时留在地面上的垃圾。“一到晚上,多家烧烤大排档在各自门前摆下一张张方桌,烧烤时散发出呛人的煤气、油烟味,还有,来这里的顾客有划拳拼酒大声叫喊的,有喝多了后大哭大闹的……喧闹声从晚上8点多开始,一直能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钟。前阵子,更有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被警察带走的醉酒者。”住在附近的李先生对记者倾诉着他心中的烦恼。
记者沿吉光路走到世纪步行街的百乐购物广场,一路上也看到了被顾客随手扔掉的碗盒,有的里面还装有未吃完的小吃。
在人民大街与吉光路交汇的步行街中江大厦附近,记者看到,许多顾客吃完羊肉串等食品后,剩下的竹签不假思索地直接扔在了地上,只见横七竖八的竹签子“躺”了一地。据了解,每到夜晚,这附近的各色流动小吃摊生意都红红火火。到了深夜,小吃摊主们收拾摊位离去后,留下的是方便袋、竹签、果皮和油渍,有的地方散发着恶心的臭味。次日晚间,一个个流动的小摊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街边小吃摊产生的垃圾在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环卫保洁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中江大厦十字路口处开商铺的市民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入夏后,街边小吃越来越多,留下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我起早赶去进货,一清早就能看到环卫工人低头哈腰去清理散在地上的残物和垃圾,感觉他们真的很辛苦。我觉得大家真的应该爱护环境,将心比心。”
在建材商店做导购的王艳说:“我们店里室内我是天天擦洗天天托,室外门前我也同样天天清扫。对于我们日常的一些垃圾,我们在室内有套着垃圾袋的垃圾桶,装满了就直接扔到外面的大垃圾桶里。我们日常用的一些脏水,我都是倒到外面的脏水井里,从来不往门前泼。少走那几步,水泼在了自家门口,显得我们没素质不说,自家店铺的形象也会受影响啊。一次,记者在我市东方广场附近路过,突然店内一个中年妇女端着一盆水就泼了出来,溅到了一个老人身上,结果连个对不起都没说就转身回店了。这个店铺隔壁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家店铺经常往外扬洒脏水,有的时候,瓜子皮子一磕就是一地,临近的谁家要是扫地都帮着扫。
环卫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城市的清洁付出着自己的汗水,他们前脚扫,一些人后脚就乱扔、乱泼,实在太不文明了,再说,临街门市本来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随意乱扔、 乱泼,不仅显得自身很不文明,也让我们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垃圾桶旁散落的垃圾,大都也是“高空抛物”一族所为。高空抛物不仅不文明,而且破坏了环境卫生。一位在安居小区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垃圾箱外散落垃圾的情况常有,尤其是这些老小区,居民素质不高,有的都走到了垃圾箱面前,也这么随手一扔,甭管是否扔进去,撒手就走。还有的居民为了图方便,把家里的垃圾直接顺窗户就扔下来,有一次我在清理垃圾时,差点儿被砸到。自己住的小区都弄得这么埋汰,太不应该。”
家住吉盛花园的于静是个爱干净的人,自家窗明几净,在外保护环境。自家收拾的垃圾,从来不堆放在门外,做到随清随走。在她眼里,小家的卫生好,主人有面子;城市干净,一方百姓脸上也有光。她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人,也常去制止,大多数人在她的劝导下,很自觉的改掉陋习,但个别人爱理不理,觉得她多管闲事儿。小于笑着说,我制止了破坏环境的人,这个人改掉后,有可能带动更多人保护环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一起携起手,环境慢慢就会好的。我这么做,尽管有些人不理解,但我觉得为了城市的大环境,每一个市民都应该主动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面对破坏环境的人上前去制止,我们的环境将会多么美好。保护环境不能单单靠环卫工人,更要全民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能更美好。
菜市场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市民包括市场内的经营者会把责任归结到保洁人员的服务不到位。实际上,我们不能仅仅把责任简单地归结为保洁人员的工作做得不好,还应该从经营者和消费者身上找原因。一个菜市场的卫生状况好坏需要保洁人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但事实上,市场内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市场卫生的维护者。
记者走访了几个地方的早市。在一处早市,记者看见很多经营者把剩下的菜叶直接丢在过道里,这些菜叶被来往的行人踩踏,不一会儿工夫菜市场就是狼藉一片了。到市场买菜的人有的会把自己刚买的菜叶中不好的部分随手扔下,有的还会把塑料袋丢在市场。待到各经营者收完摊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场留下了一堆堆的小垃圾,这些垃圾需要保洁人员收拾很长时间。
相对于很多人把自己置维护卫生之外,也有小贩会自觉地维护自己摊位周边的卫生。在隆府嘉园小区旁边,一位小摊贩的做法就值得人们称赞。在这位摊贩的摊边走过,你会发现周围的地面被扫得很干净,相关物品也整齐的摆放在那里。在这位摊贩准备离开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东西先收拾起来,之后再把周围的地面打扫干净,把垃圾放进临近的垃圾桶里。这样“自扫门前雪”的举动看似平常简单,却是很多摊贩或是消费者难以做到的,是大家需要学习的。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座城市“洁净”的守护者,我们应该以自己的行动去换来这座城市更整洁美丽。
本版策划 咸凯慧
举手投足让垃圾入箱
本报记者 刘红娇
环卫部门有一项日常工作,叫做保洁。即路面在清扫过后,要保证之后的保持清洁工作,随脏随扫,以达到目视地面无杂物、无积水,无明显污渍、泥沙。行人路面保持干净,无浮尘、无杂物、无垃圾、痰渍。听起来不难,可做起来累人。别不相信,只要站在步行街等人流量大、商业密集地区,你总会发现,那些随风丢弃的传单满街都是,单是清扫这些宣传单就能让环卫工人忙上半天。为什么这些宣传单被扔满街,是因为垃圾桶很远或是很难找吗?站在我市任意街道上,往两边看,不出10多米一定可以发现垃圾桶。仅仅是走几步就可以将手中的宣传单放入垃圾桶,但仍然有人就那么把传单随手接过来,再随手一扔。动作流畅自然,表情随意,可见随手丢弃宣传单的人对这种行为的“熟练”,并且完全不会感到羞愧。
在热闹的街市上可以看到,在人流中发宣传单的人在前面见人就递一份,接宣传单的人则接过来看两眼就随手一扔,还有人则把宣传单当成了“坐垫”,同样用过就丢。逛街是个体力活,走累了,就将宣传单往台阶上一铺,放心大胆地坐下来休息。可这人站起来之后呢?转身就走。被当成“坐垫”的宣传单就那么留在原地,就没想着拾起来扔进垃圾桶,只待一阵风过后,随风飞舞。
环卫工人每天都会清理道路、做路面保洁,为什么还会宣传单满地?因为随手一扔永远比一个个拾起来要快。
拾拣宣传单仅仅只是一部分,做保洁的环卫工人每天在路上拾起的还有各种方便袋、外包装袋、烟头,甚至还有边走边丢的瓜果皮……我们常常报怨城市的环境卫生不够好,比不上其它国家或是其它大城市,但我们为城市环境卫生又做了些什么?
净化街边环境 更需摊贩自律
本报记者 赵 强
烤面筋、麻辣涮串、臭豆腐、铁板鱿鱼、特色烧烤……夏季的傍晚,记者穿行在市区的一些街巷,一些顾客在流动小吃摊上及路边烧烤大排档旁驻足品尝,但“周边环境问题”却实在令人堪忧。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不少街边流动小吃摊及路边烧烤大排档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及居民的生活质量。近日,记者在东辽县医药公司附近看到,在一些小吃摊前,一些顾客吃完麻辣涮串、臭豆腐后,便将用过的竹签和碗盒随手就扔在了地上。
随后,记者沿着吉光路走到了东方新城后侧,看到一个卖“烤冷面”的摊主将冷面从包裹着的白色方便袋里取出后,便将白色方便袋丢在了身后马路上,身后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垃圾场,而这个角落,正位于居民住宅楼下。不久,流动的“烤冷面”摊主可能见客流量不是很大,就又换了一个地方,摊主并未清理自己当时留在地面上的垃圾。“一到晚上,多家烧烤大排档在各自门前摆下一张张方桌,烧烤时散发出呛人的煤气、油烟味,还有,来这里的顾客有划拳拼酒大声叫喊的,有喝多了后大哭大闹的……喧闹声从晚上8点多开始,一直能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钟。前阵子,更有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被警察带走的醉酒者。”住在附近的李先生对记者倾诉着他心中的烦恼。
记者沿吉光路走到世纪步行街的百乐购物广场,一路上也看到了被顾客随手扔掉的碗盒,有的里面还装有未吃完的小吃。
在人民大街与吉光路交汇的步行街中江大厦附近,记者看到,许多顾客吃完羊肉串等食品后,剩下的竹签不假思索地直接扔在了地上,只见横七竖八的竹签子“躺”了一地。据了解,每到夜晚,这附近的各色流动小吃摊生意都红红火火。到了深夜,小吃摊主们收拾摊位离去后,留下的是方便袋、竹签、果皮和油渍,有的地方散发着恶心的臭味。次日晚间,一个个流动的小摊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街边小吃摊产生的垃圾在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环卫保洁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中江大厦十字路口处开商铺的市民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入夏后,街边小吃越来越多,留下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我起早赶去进货,一清早就能看到环卫工人低头哈腰去清理散在地上的残物和垃圾,感觉他们真的很辛苦。我觉得大家真的应该爱护环境,将心比心。”
少泼一盆脏水 多添一份文明
本报记者 王 超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关于行为文明的公益广告。广告画面中,现代人随意乱扔果皮或垃圾,瞬间就好像是回到了原始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同样有之。一些地处黄金地段的临街门市打扫完自家室内的卫生,推门就从室内扫到了门外街面。全然不顾自家店铺的脸面以及我们美丽城市的形象。 商家店铺的室内要干干净净,是为了让顾客能有一个购物好心情,可室外门前也是商家店铺的脸面啊。有的商家更直接将拖地水、洗菜水、剩饭剩菜通通扬洒在店铺门前,还有一些店铺门前,果皮纸屑满天飞。这样的现象,我们有几个猜想,是图个方便,是生意忙到没时间清理,是环保意思薄弱,还是对环卫工人从心底就没尊重呢?在建材商店做导购的王艳说:“我们店里室内我是天天擦洗天天托,室外门前我也同样天天清扫。对于我们日常的一些垃圾,我们在室内有套着垃圾袋的垃圾桶,装满了就直接扔到外面的大垃圾桶里。我们日常用的一些脏水,我都是倒到外面的脏水井里,从来不往门前泼。少走那几步,水泼在了自家门口,显得我们没素质不说,自家店铺的形象也会受影响啊。一次,记者在我市东方广场附近路过,突然店内一个中年妇女端着一盆水就泼了出来,溅到了一个老人身上,结果连个对不起都没说就转身回店了。这个店铺隔壁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家店铺经常往外扬洒脏水,有的时候,瓜子皮子一磕就是一地,临近的谁家要是扫地都帮着扫。
环卫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城市的清洁付出着自己的汗水,他们前脚扫,一些人后脚就乱扔、乱泼,实在太不文明了,再说,临街门市本来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随意乱扔、 乱泼,不仅显得自身很不文明,也让我们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
窗口抛物要杜绝
本报记者 季式学
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人在打扫完自家卫生后,习惯性地开窗把带有灰尘的抹布朝窗外清理,更有甚者将屋内垃圾直接抛到外面。因为这些人的不文明,使得过路的行人经常“碰一鼻子灰”,遇到高空抛物,躲闪不及还会被砸到。垃圾桶旁散落的垃圾,大都也是“高空抛物”一族所为。高空抛物不仅不文明,而且破坏了环境卫生。一位在安居小区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垃圾箱外散落垃圾的情况常有,尤其是这些老小区,居民素质不高,有的都走到了垃圾箱面前,也这么随手一扔,甭管是否扔进去,撒手就走。还有的居民为了图方便,把家里的垃圾直接顺窗户就扔下来,有一次我在清理垃圾时,差点儿被砸到。自己住的小区都弄得这么埋汰,太不应该。”
家住吉盛花园的于静是个爱干净的人,自家窗明几净,在外保护环境。自家收拾的垃圾,从来不堆放在门外,做到随清随走。在她眼里,小家的卫生好,主人有面子;城市干净,一方百姓脸上也有光。她看到一些破坏环境的人,也常去制止,大多数人在她的劝导下,很自觉的改掉陋习,但个别人爱理不理,觉得她多管闲事儿。小于笑着说,我制止了破坏环境的人,这个人改掉后,有可能带动更多人保护环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一起携起手,环境慢慢就会好的。我这么做,尽管有些人不理解,但我觉得为了城市的大环境,每一个市民都应该主动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面对破坏环境的人上前去制止,我们的环境将会多么美好。保护环境不能单单靠环卫工人,更要全民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能更美好。
“自扫门前雪” 让市场干干净净
本报记者 李 锋
菜市场卫生如何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都希望在干净、整洁、有序的菜市场买菜。然而,很多地方的菜市场长期存在着“脏、乱、差”现象。菜市场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市民包括市场内的经营者会把责任归结到保洁人员的服务不到位。实际上,我们不能仅仅把责任简单地归结为保洁人员的工作做得不好,还应该从经营者和消费者身上找原因。一个菜市场的卫生状况好坏需要保洁人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但事实上,市场内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市场卫生的维护者。
记者走访了几个地方的早市。在一处早市,记者看见很多经营者把剩下的菜叶直接丢在过道里,这些菜叶被来往的行人踩踏,不一会儿工夫菜市场就是狼藉一片了。到市场买菜的人有的会把自己刚买的菜叶中不好的部分随手扔下,有的还会把塑料袋丢在市场。待到各经营者收完摊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场留下了一堆堆的小垃圾,这些垃圾需要保洁人员收拾很长时间。
相对于很多人把自己置维护卫生之外,也有小贩会自觉地维护自己摊位周边的卫生。在隆府嘉园小区旁边,一位小摊贩的做法就值得人们称赞。在这位摊贩的摊边走过,你会发现周围的地面被扫得很干净,相关物品也整齐的摆放在那里。在这位摊贩准备离开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东西先收拾起来,之后再把周围的地面打扫干净,把垃圾放进临近的垃圾桶里。这样“自扫门前雪”的举动看似平常简单,却是很多摊贩或是消费者难以做到的,是大家需要学习的。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座城市“洁净”的守护者,我们应该以自己的行动去换来这座城市更整洁美丽。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