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梦想 奋斗强军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点燃梦想  奋斗强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军人,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是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最可爱的人。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他们有一个强军梦、强国梦。同时,也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蝶变是内心梦想的翅膀,强军是军人奋斗的目标。“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快节奏、高强度、严要求是军旅生活的常态,血与火、苦与累、艰与险是军人必经的考验。他们时刻保持激情满格的状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立足本职真练实干,矢志不渝当好战士,坚守战位、执着战胜,真正在奋斗强军中成才立业,让青春在军旅的道路上、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推动“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活动深化落实,近日,辽源军分区举办了“点燃梦想·奋斗强军”活动,旨在引导全体指战员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强军实践,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本版专刊将活动中7名代表的光荣事迹刊发,以此向所有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致敬!




一行胜千言  实干论输赢


    姓名:尹东方
    个人梦想:成为国防动员领域的行家里手
    奋斗目标: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卓越、有所进步


    2020年初,尹东方到辽源军分区任职后,了解到当时辽源市没有民兵训练基地、没有专职教练员、没有物资器材且全省排名垫底的处境后,心生顾虑。但转念一想,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人间万事多艰辛,只有做到困难面前有他,他的面前没困难,才能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于是,他临危受命,立志用真抓实干打赢民兵工作翻身仗。
    建基地是打赢民兵工作翻身仗的“腊子口”。尹东方发扬“自找苦吃”的精神,拿出“事不避难”的劲头,白天早起深入施工现场,从学员干起、从业务学起、向师傅问起,学习基建工作经验,连续深夜加班,研究图纸设计等知识,撰写心得体会3万余字,由起初的“门外汉”成了后来的“基建通”。5个月时间,他与施工人员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扑在一线查质量,铆在工地盯进度,高强度的工作也使他的右腿患上了静脉曲张。但病痛并未压倒他的斗志,大夫要求他休养,但他却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直至竣工。当第一批民兵面带微笑进场训练时,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同时他暗下决心,一定把民兵带出名堂来。一行胜千言,实干论输赢。他在战建处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民兵工作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举办“军事日”活动那天,也点燃了辽源军分区的高光时刻。
    2022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整了工作岗位。岗位在变,但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热忱与担当。他深知,在奋斗未必当先进、懈怠必将磕破头的军事大家庭中,唯有保持山高挡不住愚公、困难吓不倒英雄的担当,方能有一席之地。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辽源军分区的“发展指数”。“负羽从戎·强军有我”送兵仪式,探索建立国动领域信用评价体系等创新工作接连落地。成如容易却艰辛。当事业和家庭的天平需要倾斜时,他始终深感遗憾,母亲住院管不上、妻子工作帮不上、女儿学习顾不上。但欣慰的是,家人理解他并给予他干事的动力,实干人,天不负。动员处被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家庭被评为全省最美家庭。
    尹东方说:“雄鹰选择蓝天,必与狂风为邻。我们选择奋斗,就必与挑战为伴。志不求易、行不避险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中,无论我的战位在哪里,永远都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依然最爱迷彩色


    姓名:于万新
    个人梦想:成为吉林省军区范围内一流教练员
    奋斗目标:在下一次的比武竞赛中为辽源军分区取得好成绩


    来自民兵训练基地的专职教练员于万新,曾服役于武警某部反恐特战队。当时他的梦想就是能够走上战场,建功立业。5年的军旅生涯,使他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从浮躁到稳重,每滴汗水、每张奖状、每次首长的认可,都是他一路蜕变的最好鉴证。
    2014年,于万新在原单位年度军事比武竞赛中获得狙击专业第一名,随后他作了一个决定——退伍。他要带着在部队学会的一切回到地方,再次挑战自己,去另一片未知的领域,开创自己的未来。退伍以后,为了生活和理想,他远走他乡漂泊过、倾尽所有创业过,但都不顺利。他也明白,无论自己从事哪些行业、什么工作,这身迷彩依然是他最爱的颜色;被叫到名字时那一声铿锵有力的“到”,依然是他最享受的时刻。
    2022年10月,于万新等到了重新穿上迷彩服的机会。通过层层选拔,他成为了民兵训练基地一名专职教练员。虽然期待已久,心想事成,但因为妻子是一名梅河口市的教师,所以要面临与新婚妻子两地工作、分居的现实。善解人意的妻子爱他、理解他,因为见过他穿军装的样子,也看得出穿上军装的他会更有光彩,也因此,妻子相信他们彼此的爱不会因为异地而变淡,更相信重新穿上迷彩服的他会变得更好。
    入职后的于万新从事民兵的一线教学工作。起初,他认为以自身的军事素养,能胜任这份工作且足以应对各种问题,但事实却并不那样简单。教学实践中,很多动作和要领自身可以做得很到位,但是却找不到精准贴切的词汇传递给学员。逐渐地,他明白,距合格的教练员标准自己还差的很远。于是,他告诉自己应该加强积累、加强学习。同时,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紧跟军分区党委创建一流军分区的目标,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
    于万新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刻苦训练,钻研业务技能,争取在下一次代表军分区外出比武和各项竞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与栽培,为祖国强大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时代潮流奔腾不息  强军征程波澜壮阔


    姓名:关放
    个人梦想:为辽源军分区建设增光添彩
    奋斗目标:在2025年之前立功受奖,成为全区首屈一指的业务参谋


    2017年,关放从地方大学毕业后,在国企钢厂做过技术员,在私营教育培训机构做过运营校长,还在政府司法部门做过人民调解员。可越是丰富的经历越是让他感到迷茫,这些似乎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总觉得奋斗的人生不该如此安逸。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从军梦和未能参军的遗憾,让他决定再奋斗一次,他报名参加了2022年军队文职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层层选拔,他成功上岸,实现了人生理想。
    初到人武部时,组织安排他负责征兵工作,但由于缺少行业经验,他感到压力巨大,时常夜不能寐。2023年9月,正值新兵役前教育之际,他在市民兵训练基地一封闭就是18天,而9月24日就是他和妻子的结婚正日,他却无暇顾及婚事。为此,婚事前前后后都是妻子一个人在忙,他深感愧疚。妻子却毫无怨言,甚至妻子在得知他可能还要被安排去内蒙古送兵时,与他开玩笑:“婚礼当天你能回来就行。”最后在领导的关怀下,让他提前休了婚假。
    穿上了威武的军装,从事了热爱的工作,与心爱之人结了婚,关放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重任,也深知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旅程,梦想的种子已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关放说:“时代潮流奔腾不息,强军征程波澜壮阔。作为新时代军队文职人员,我会牢记岗位只是个人事业发展的‘起跑线’,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保险箱’,我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固强补弱,不懈怠、不停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用苦干实干出实绩  用出力出汗换出彩


    姓名:陆翔宇
    个人梦想:为把辽源民兵建设成省内一流援战保战力量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工作取得新进步,收获新荣誉


    陆翔宇从军18年,在基层连队担任过班长、分队长,在团机关司令部做过通信员。交流到辽源军分区工作后,先后在勤务班长、通信班长、保密员、文印员、保障处助理员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起初,他感到落差很大,与作战部队的千军万马、铁甲洪流相比,这里的工作过于“清闲”。他怀念曾经的队列歌声和马达轰鸣,同时更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为此,他犹豫过、彷徨过,甚至一度想脱下军装。但后来,经过全省通信业务骨干比武、吉林省军区战役勘查保障等大项任务的历练,他终于明白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工作,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他们看到坚持的意义,而他们的默默耕耘,就是铸就大国伟力的坚强基石,他们的人生也会在这种无言里磨砺、成长、升华。
    2020年,他受命再次转岗。领导找他谈话时这样讲:“民兵工作不好干,但却是咱们的主责主业。你必须要非常地努力才有可能扭转目前落后的局面。”自此,他便下定决心:要用苦干实干出实绩、用出力出汗换出彩。此后的日子里,加班成了常态。妻子也从每天等他回家吃饭,变成时常提醒他晚上回来轻一点,不要吵醒孩子;女儿以前只有他哄着才肯入睡,现在稍微离近点就嫌弃他一身臭汗。但民兵工作连续几年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多次单项排名全省第一,专业比武取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实现了从后进变先进的阶段性目标。他本人也作为业务骨干多次参与修订“十四五”时期民兵法规制度,参加全省、全国专题研讨培训,这让他内心无比地满足和骄傲。
    陆翔宇说:“回想一路走来,是组织的培养、战友的关心、家人的支持以及军分区党委的‘四塑’引领、‘五感’感召,让我们立起了任务面前不‘摆手’、困难面前不‘缩手’、全力以赴不‘甩手’、事不干成不‘撒手’的奋斗好样子。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今后,我也将和我的战友们少一些踌躇、多一点果决,不忘初心、奋楫笃行,为实现建设一流军分区的目标再建新功!”




从“松枝绿”变成“孔雀蓝”


    姓名:朱海涛 
    个人梦想:为实现“一流军分区”建设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奋斗目标:成为吉林省军区范围内的“一流参谋”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最大心愿。朱海涛作为家中老儿子,更是承载了父母的万千期待。也因此,坚定了他的从军梦。至今,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穿着军装回家探亲时,父母眼中的骄傲和立功受奖提干时,父母心里的那份自豪。
    光阴似箭,昔日的精神小伙如今已是2个孩子的父亲。但无论是孩子生病,还是上学接送,在家里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往往不能出现,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由妻子一人承担。是妻子的大义付出,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是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安心为国奉献。
    2018年底,朱海涛转改文职回到辽源军分区工作,从“松枝绿”变成了“孔雀蓝”。面对陌生的工作和“暗淡”的前途,他也曾迷茫过、彷徨过。但是回想入伍之初,回想组织的培养、父母的期盼、妻子的支持、孩子的期待,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奋斗,埋头实干、真下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爱和家人的支持。6年来,他立足本职,勤恳工作,在首长的谆谆教诲下、在处长的言传身教下、在战友们的鼎力帮助下,他从一名国动“小白”,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2021年,被评为“吉林好人”;2022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朱海涛说:“作为一个男人,就是要心怀感恩、就是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以没有万丈光芒,但不可以停止发光。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的小家,我将永不懈怠、担当奋进,为实现‘一流军分区’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实现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尽其所能


    姓名:张皓
    个人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武装工作者
    奋斗目标:将渭津武装部打造成辽源地区样板


    张皓初任武装部长时,正赶上辽源军分区大抓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一项项陌生的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个拦路虎。当时,对武装工作一窍不通的他,每天都加班加点学习业务知识。最终,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名地方干部到专武干部的转变,从不懂不会到专武精武。
    都说星光不负赶路人。什么是照耀他的星光?是疫情期间各单位彻夜通明的灯火、是防汛期间每一间值班室永不熄灭的灯光、是防火期间每一名一线人员行驶于田间地头明亮的车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时刻感染着他、照耀着他、指引着他的奋斗方向。
    渭津镇武装部建设基础较为薄弱。自开展基层武装部星级达标评比以来,他就立下一个目标,参照其他同行,争取把渭津镇武装部建设好、用好,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样板。一年多来,渭津武装部步步为营,“三室一库”逐渐完善,各类应急装备一应俱全,民兵训练整组越来越正规,遂行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深知,距离实现“样板”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
    张皓说:“能够被组织选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专武干部,我深感荣幸,也会倍加珍惜、牢记使命做合格的武装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斗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行动指南、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青春的底色是奋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会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付出最大的努力,追寻理想,为实现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贡献力量。”




推进人武部进入发展“快车道”


    姓名:侯建秋
    个人梦想:用尽一身力量,穷尽一切智慧,创佳绩、立功勋,建一流人武部
    奋斗目标:为建成一流人武部不懈奋斗  


    2018年以前,侯建秋一直在作战部队工作。因为热爱,所以一干就是18年。他始终感恩组织的培养、家人的支持。
    2018年,他服从组织安排,到辽源市某人武部任职。几天时间,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到了人武部,别想再进步”。为此,他也犹豫过、徘徊过,但职责所系,岂能尸位素餐。辽源军分区首长三次找他谈话,又激起了他的斗志。从此,他暗自下决心,只要他戎装在身,使命就要扛在肩。他调整心态,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带头干。
    遇到困难,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拿下;遇到责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当。先后解决信访处理退兵,研究“一部一案一企一策”民兵整组方法,建立“三帮一带”人才培养措施,完成“独立营区”改建,推进人武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期间,妻子生病、父亲病故,但也丝毫没有动摇他努力奋斗的决心,没有影响任何工作。因为有辽源军分区党委“四塑”的引领、“五感”的感召、“三年规划”的激励,成为他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担事不怕事、干事能成事,立足本职,实现人生价值,建一流人武部。
    岗位调整后,在辽源军分区党委首长掌舵领航中坚定信心,在机关拼搏向上中感染激励,在人武部顽强拼搏中鼓舞斗志,更加坚定“建一流人武部”的目标。同时,他也知道,前进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定布满荆棘,但他更深知人生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只要努力奋斗,走过的路一定会很精彩;人生不一定要赢,但一定不要输给从前的自己!“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
    侯建秋说:“‘春潮拍岸千帆进’的奋斗氛围在辽源军分区已然形成。唯努力,不负韶华;唯奋斗,不惧风雨。我将为‘建设一流军分区、一流人武部’,实现建军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