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情温暖夕阳红
——西安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于芯
盛夏时节,走进被一片花海、绿荫簇拥的西安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崭新的公寓楼映入眼帘。优美的环境、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顿感温馨。一位老人在院内引吭高歌,优美的歌声萦绕院内,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凉亭两侧,边听歌赏景,边感受着阳光般的温暖,享受着晚年的幸福。在西安区,不论是在公办养老机构,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呈现在眼前的都是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画面。
老有所依——构筑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格局
6月19日下午,鸿民社区居民、83岁的“空巢”老人郭庆元看了看时间便往屋门口走去,准备为即将到来的“亲人”开门。“当当当……”清脆而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郭庆元笑呵呵地推开了房门。“大爷,小心点啊!”社区网格员史娇妲经常来看望郭庆元老人,除帮助老人代买物品外,每周还要为其打扫房间,这已成为史娇妲的一项工作内容。为更好地照顾“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西安区在12个社区开展了“一对一”帮扶,为居家老人营造了幸福、安详、和谐的生活环境。郭庆元的晚年生活只是西安区多元投入构筑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西安区根据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94%、达3万余人的实际,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办养老保托底、民办养老求提升、社区养老加力度、居家养老有创新的总体目标,谋划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发展的新思路,在辽源率先打造出公办民营、居家养老的多元化新模式,不仅从“硬件”上大幅提升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更加大了对“软件”的投入。区民政局老龄办主任何荣贵介绍,2013年,西安区投入170余万元,将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改造成了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养老公寓,新增加养老床位128张,并作出每年投入40余万元给老人生活补贴的决定。同年,西安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灯塔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分别建起占地7312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集医疗、养老为一体的养护楼,今年底,将为全区的“三无”对象和“五保户”老人提供安居之所。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家,民办养老机构50家,总床位1592张,已收住老人1236人。
老有所养——公办民营拓展养老服务新空间
“谁说养老得靠儿?我在这儿生活,有规律,有乐趣,不仅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找到说话儿的人,真是好得没得说。”正在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院内遛弯儿的82岁老人张永清笑着说。张永清和老伴儿刘玉芳入住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两年来,身子骨硬朗了许多,心情也“多云转晴”了。他常说,孩子们因工作忙,不能让他们总在自己的生活上再劳心费神。自从和老伴儿在这里生活后,两人乐得自在。
为了适应养老产业市场发展,减少政府投入成本,让老年人生活更安逸,西安区在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中,不断完善养老机制,探索公办与民营相结合的机构养老新模式,将政府出资修建的养老机构,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在全市率先设立了首家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试点单位,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区领导多次深入养老机构现场办公,按“管扶结合”的方针,全面提升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能力。在区“养老机构健康发展渐进式激励机制”鼓舞下,社会人士投资建起西安区长鹏养老院、富强村养老院,共增加养老床位400张;全区为养老院新配备消防设施260余件,拆除隐患设施63处;区政府2013年投入30余万元,促进了全区养老机构平稳安全发展。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2家。其中,民办机构就有50家。何荣贵对记者说:“区政府制定的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转变养老院经营模式的策略,不仅使养老院的管理更加精细化,而且大大减轻了政府压力。”
老有所乐——居家养老构建真情服务新模式
走进西安区泰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们有的在棋牌室专注地下棋,有的在阅览室专心地看书,还有的三五成群聊着身边的趣事……记者看到,活动室里桌球、乒乓球和跑步机等娱乐、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何荣贵告诉记者:“这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分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室两部分。社区对家里无人看管、活动不便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根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卫生清洁、医疗服务等护理工作,使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跟托老所一样的生活待遇。”为让孤寡老人更好地安度晚年,老有所乐,西安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根据老年人普查档案及网格员走访调查的老人生活需求,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空巢”老人及无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提供了环境优越的养老场所。
“自从社区有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我再也不用在家守着电视机了。”65岁的王凤莲老人边在跑步机上锻炼,边跟记者叙述着自己的幸福。她说,以前总听别人说什么健身会馆、什么跑步机等等,如今自己在社区就能享受“会馆”的待遇。在推进社区养老工作中,西安区统筹资金,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在12个社区和一个乡(镇)共建立起1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每个养老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电视机、饮水机、娱乐用具、医疗机械等基础设施。区民政局发展的1625人的志愿者队伍,为“空巢”老人和病残老人常年开展保洁、代购、日常事务代办、上门问诊、精神慰藉等无偿服务,累计达2100多次。
真情温暖夕阳红。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西安区委、区政府打造出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不断提升了居家养老的人文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现如今,老人们还自发建起老年门球队、舞蹈队、书画组、老年操等60余个团体,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中,远离了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