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德性

更多的家长相信高考决定孩子将来命运如何,事实上比起来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性格与德性才是决定孩子命运如何的关键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在乔彦还是学生的时候,每次开家长会发成绩单时,老师给她的评语都会是热爱集体、爱劳动,团结同学。这好像成了对成绩不拔尖学生的一种表扬方式,就好像夸长得不漂亮的女生可爱一样。可当她自己做了老师之后才发现,真的有些成绩好的孩子就仅仅是成绩好而已。他们或许是不爱热闹、不擅与人交流的书呆子;或许是自视甚高只肯和同样成绩好的同学玩;还有的认为自己学得好就不用听老师说教。
    这些“问题多多”的好学生同样让老师担忧,毕竟对学生不能一味地只认成绩,一个人的性格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样重要。有些家长只会觉得孩子难与同学有良好的交流,只是性格的问题,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不是大问题,却不知道德观念的树立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汶川地震时,有一女生因网上禁娱而骂地震震的不是时候,结果被愤怒的网友“人肉”出真实身份,由父亲陪同向地震遇难者及其家属道歉。前两年,有一位刚工作的小护士在微博上说希望病危的病人能坚持到她下班后再死,这条微博在网上遭到无数的指责。网上曾出现一段幼师用手拎孩子耳朵的视频,之后又有一些老师、幼师打骂班上孩子、体罚学生的视频被上传,更是引来无数网友的抨击。这些视频中的人都是刚参加工作的社会“新鲜人”,从他们的行为可以发现这些人不仅职业道德缺失,为人的德性也同样让人质疑。
    孩子的成长不只有学习成绩,如何与他人相处、沟通,遭遇挫折该如何面对,怎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人生路途很漫长,如果不能在孩子成长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难道要等到将来他们直面社会时,由残酷的现实和挫折来教育他们吗?到那时又有谁该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