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旗下的“幸福福阳”

——记龙山区福阳社区党工委
本报记者 张莹莹

    龙山区福阳社区党工委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为目标,围绕创建精品示范社区打造特色品牌,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这里的老百姓常这样说:“社区是俺们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学习型社区  送党员一缕春风 
    福阳社区学习室里,老党员栾文盛、付生在为社区党员干部们上党课。社区党工委书记陈静边学习边叮嘱:“学习任务不能落。社区网格长把今天学习内容印成小册子,发给没来的党员。”
    福阳社区现有在籍党员337人。福阳社区党工委是党员学习党课和组织文化活动的“根据地”,经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有百余人。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工委把每周一的下午定为学习时间,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定期收看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片,经常邀请老党员、老教授、老干部到社区集中授课。同时,把一些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党员组织起来,让他们成为社区的党建辅导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深入居民家中,以走访、宣讲的形式送学上门。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还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学习内容收集成册,挨家挨户送到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手中。通过“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学习党在新时期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交流大家对“中国梦”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服务型社区  给居民一个承诺
    福阳社区居民人员成分杂,老年人口和生活困难群体较多,居民的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为此,社区党工委在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上下工夫,建成了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服务站,社区干部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凡有群众来访,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递上“服务连心卡”,专人登记,限时答复,让居民少跑腿、办成事。
    一天下午,福阳社区居民宋彩云老人的亲属把写着“全心全意解民忧,尽职尽责办实事”的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送到社区党工委。2011年,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的宋彩云又患上了癫痫症,病上加病导致她生活不能自理。社区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商量解决宋彩云生活困难一事。之后的几天里,社区帮宋彩云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特殊困难补助、低保,并为她办理了医疗保险。逢年过节,社区干部们走访的第一家,肯定是宋彩云。这几年,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帮扶和关心下,宋彩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是我们服务的第一准则。”这是社区党工委书记陈静和社区干部对社区百姓的承诺。社区党工委以提升百姓满意度为工作出发点,要求每一名社区党员在工作中坚持做到“说话轻一点、做事勤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等“八个一点”工作法,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直线提升。他们以社区干部为核心,以党员、青年和关工委成员为主体,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开展以“真心助岗、孝心助老、热心助残、爱心助困、诚信助乐”等志愿活动。同时,积极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楼栋、街巷为单位,引导党员亮明身份,牢记宗旨,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目前,福阳社区的见义勇为志愿者团队有80多名志愿者,他们每天戴着志愿者的袖标,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为打造向善向上、见义勇为、和谐平安的社区做出了贡献。
    文化型社区  还城市一片祥和
    “知福阳、爱福阳、建设美丽福阳”。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吉林省社区科普益民工作科普示范社区”、众多的艺术团体给福阳社区增添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打造文化社区,福阳社区党工委从细节抓起,自创的刊物《福阳动态》,从社区成立到目前出版了33期,虽然是简装的黑白印刷,但每期都是精心设计策划、匠心独具的。《社区动态》与时俱进,适时刊登“社区重大活动事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好人好事展示”等“福阳动态”,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之为“百宝手册”。福阳社区自身的文化建设有了“抓手”,不忘让百姓饱食“文化大餐”。社区组建了龙山乐团、老年艺术团、老年合唱团和健身舞队、秧歌队、太极拳队,精心组织各类社区文体活动,基本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真正让居民体验到文化之乐。由300多名文化志愿者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常年活跃在街巷、楼栋,把文艺活动送到家庭、送到楼院、送到学校。
    无论是创建和谐社区、服务百姓、文化创办,还是很多涉及到为老百姓解决的大小事儿,社区党工委都“一揽子”承包下来。老百姓满不满意,成为衡量党工委工作的一把精准尺子。党旗下,“福阳的爱”在继续,在赢得了老百姓众多的信任与依赖后,福阳社区党工委成了他们心中“最靠谱的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