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多样之美”的吉林实践

百万候鸟大军在此栖息,数个鸟类种群数量刷新历史纪录,诸多野生动物旗舰物种频频现身,野生动物种类达4900余种……且看——
守护“多样之美”的吉林实践
《吉林日报》记者 陈沫


    这是一趟1100公里的远途,从零下十摄氏度的长春南下,直抵零上十摄氏度的天津七里海湿地。
    车上的特殊“乘客”是11只滞留于我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它们因寒潮暴雪而错过了南下迁徙的“大部队”;幸运的是,它们又被我省的野生动物救护部门成功救助,历时15个小时,于11月16日晚顺利抵达目的地。经过一天短暂的适应休整,18日上午,这11只“掉队”的东方白鹳成功放归种群。
    这并非我省的首次跨省放飞。2019年10月,1只白鹤和1只白琵鹭均因体弱在迁徙途中偏离路线,经过救治护理和康复训练后被送往辽宁省康平县卧龙湖自然保护区进行放飞,完成了我省第一次跨省放飞野生鸟类。
    据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郭伟介绍,近几年来,我省累计救护野生动物和鸟类达273种、24500余只,包括中华秋沙鸭、雕鸮、短耳鸮、秃鹫等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更可喜的是,根据近年我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省野生鸟类物种数量呈持续回升趋势。
    长白林海更加多姿多彩。
    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不断刷新的动物数量和种类,印证着这方乐土的生机与活力。
    比如,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人工支架巢方式成功招引繁殖40余只东方白鹳幼雏,有效增加了东方白鹳这一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
    又如,白鹤在吉林迁徙停歇数量达到2000只以上,2022年全省监测发现中华秋沙鸭总数600余只,比2018年繁殖种群增长近300只。
    再如,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已增长至50只和60只,实现了在吉林境内稳定繁衍生息。
    生态保护积厚成势。
    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如何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我省有举措、有规划——
    实施林地清收还林和林地生态植被全面修复,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启动实施中华秋沙鸭安居工程、迁徙期水鸟同步调查,组织开展首届陆生野生动物巡护员竞技赛,持续加大对虎豹、东北红豆杉等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
    林业部门持续开展爱鸟周、野外巡护、清山清套清网活动和候鸟护飞行动,联合多部门常态化开展保护专项行动,有效维护野生动物生境安全。
    喜讯又不断传来——
    今年3月,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波罗湖保护区进行航拍时,意外拍到一只浑身红色的赤狐,实属罕见;
    今年4月,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惊喜发现东方白鹳在此“安家育娃”,尚属首次;
    今年10月,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首次现身松江河林区。
    珍稀动物频频“亮相”,正是我省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例证。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