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群众“微心愿” 党员争做“圆梦人”(下)

点亮群众“微心愿” 党员争做“圆梦人”(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结对帮扶、认领群众“微心愿”……近一段时间以来,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多渠道了解居民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开展解民忧、暖民心的“微心愿”服务,让在职党员能够真正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手拉手、心连心,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困难群众送服务、办实事,被老百姓风趣地称为机关干部下基层“攀亲戚”。“微心愿”服务不但搭建了党员和群众的“连心桥”、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架起了党员和群众之间一座座“连心桥”。




以“微心愿”释放“大能量”


    自东山社区“微心愿”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对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台账,通过市(区)直部门以在职党员结对帮扶,认领辖区居民“微心愿”活动,争当圆梦人。
    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东山社区与共建单位、辖区在职党员、认领“个性”微心愿100余个,议定“共性”微心愿10个,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参与其中。给居民送去老花镜、化妆品等,为学生送去了书包、学习用品等,90余个居民的心愿得到了落实。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东山花园和河西新苑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尽管大部分“微心愿”只是群众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也着实解决了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辖区居民遇到自家的水暖坏了、树倒了影响交通等问题,也会找到社区请求帮助,社区党员志愿者得知后,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如今,东山社区参与“微心愿”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多,社区成立了6支志愿者服务队,这 6支队伍与社区联建共建单位密切联系,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联建共建部门多次捐赠书籍,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党员群众,开展联席会议,谋划志愿服务活动。除此之外,为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解决居民需求,社区出资粉刷楼道、清运杂物。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东山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职党员进社区 真情点亮“微心愿”


    为深入实施“凝聚力工程”,进一步激发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深入群众、服务社区的热情,新城社区积极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通过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收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以“双报到”为契机,组织辖区在职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一个书包、一双鞋子、一对拐杖……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心愿,却是很多困难家庭子女、失能老人以及残疾人对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方向。新城社区经过与24家联建共建单位高效联动,截至目前,524名在职党员参与到了“微心愿”认领活动中来,398个承载着困难群众对生活沉甸甸期望的“微心愿”得以实现。其中包含轮椅、助听器、血压仪等那些对于困难家庭难以实现的愿望。新城社区打破常规,采取多名党员认领一个“微心愿”的新举措,滴水成涓,最终将爱心汇聚成爱的海洋。“双报到”点亮“微心愿”,传递“心”温暖,党员们一颗颗爱心的汇聚不仅拉近了党群关系、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更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伟大形象。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新城社区搭建“微平台”、党员释放“微能量”,解决群众小困难、小需求、小梦想,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不仅拉近了党与居民群众的距离,更是让在职党员们不仅“身”在社区,“心”也在社区,助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群众幸福指数,让“双报到”工作真正落地见效。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城社区将持续深化“凝聚力工程”,充分利用党建联盟和在职党员资源优势,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常态化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递爱心温暖 办好群众身边事


    2023年,站前社区贯彻落实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精神,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号召,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安排报到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截至10月,“微心愿”已完成119条,有42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前来认领。“微心愿”的内容贴近群众所需,让党的关怀照进群众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党群关系,受到辖区群众广泛认可。
    活动开展以来,辖区居民对社区有了更深入了解,提升了社区活动居民参与度。社区通过点亮“微心愿”活动,与居民深入了解,经常上门慰问“唠家常”,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爱,更愿意向社区反映生活中的问题,社区还邀请群众参加“听证会”前来商议生活矛盾的解决办法。群众的信任让社区能够及时发现辖区内的突出矛盾,方便社区及时上报、及时整改。通过党员进社区点亮“微心愿”活动,明显提升了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宣讲活动的意愿。站前社区通过与妇婴医院沟通,将党员点亮“微心愿”与社区卫生宣传、疾病防控等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在社区发放“微心愿”,吸引辖区内老年人前来参加宣讲,顺利实现了宣讲疾控知识的活动要求。
    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微心愿”活动,加强了社区网格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深了社区网格员对居民家庭情况、生活情况的了解,同时也将党的关怀送到居民心中。接下来,站前社区将再接再厉,以点亮群众“微心愿”为契机,持续拉近党群关系,以服务群众为抓手,在群众信任的基础上组织群众,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营造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




点亮“微心愿” 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从“凝聚力工程”到主题教育,点亮“微心愿”活动一直都是北寿社区党务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微心愿”作为深入推进党员为群众服务活动的有效载体,就是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为此,北寿社区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直管党员、在职党员,以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榜样为抓手,共同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同筑居民“幸福圈”。
    通过开展小活动组织群众,解决小问题服务群众,做好小事情造福群众,使“圆梦”活动成为倾听群众呼声、凝聚群众共识、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的一项党群共建工程。社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征集具体实在、真正需要、可行易行的“微心愿”。许愿人除了未成年儿童,还有一些低保户、高龄老人、残疾人、困难党员等。“微心愿”需求清单发布后,北寿社区党委统筹辖区资源优势,组织驻区单位及向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积极认领解决群众“微心愿”。党员积极响应,一对一认领了社区10多户困难家庭“微心愿”。小家电、新文具等一个个微小的心愿,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却能为那些因病致困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解决现实困难。
    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就是以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各单位资源优势,与共建单位积极接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微心愿’,给广大在职党员提供了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平台,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圆梦社区困难居民‘微心愿’,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北寿社区主任赵舜华说道。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寿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群众之事无小事,“微心愿”不微。一个个“微心愿”的达成,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微心愿”活动以“微”治“大”,形成党群同心、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治理新格局,切实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北寿社区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网格治理为载体,推进共建单位、居住地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联动点亮“微心愿” 搭建党群“连心桥”


    民有所愿,我必所为。新兴街道坚持街道社区、网格上下联动“一盘棋”,多措并举强保障,努力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微心愿”小切口,推动民生福祉“大进步”。今年伊始,新兴街道依托“凝聚力工程”,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微心愿”活动,联动在职党员对辖区困难群体进行摸底、发布探访需求、链接资源,为弱势群体开展定期探视,以挖掘辖区内困难人群的需求。新兴街道将了解到的服务需求以“微心愿”的方式,通过居民群、网格群及其他多种途径发布。
    “微心愿”小任务,完善方法解决“大民生”。新兴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微心愿”融入“魅力新兴·e心为民”党建品牌建设内容,有效整合辖区资源。1-10月,新兴街道各社区联合在职党员开展入户探访、电访41次,探访困难群体66人次,收集包括物资支持、居家清洁、精神慰藉、房屋改造等“微心愿”1108条,并对征集到的民生“微心愿”进行梳理和汇总,按照轻重缓急、认领主体等进行分级分类登记,让每个“微心愿”执行有序、有效、有责任人。目前,已完成对接910条“微心愿”,解决了社区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
    “微心愿”小目标,精准圆梦展现“大能量”。新兴街道将“微心愿”活动嵌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让在职党员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在职党员协助网格员摸底收集辖区内各低保低收、孤寡高龄老人、困境儿童、单亲家庭等困难群体花名册,经过包保网格员审核后建立“社区困难帮扶对象花名册”,并每月对底册整理更新,现有登记在册人数32人。认领“微心愿”工作开展前与联建共建单位商议走访合作,并积极动员志愿服务队、爱心企业开展多元服务,合作单位进行承接并沟通协调探访时间与合作单位探访服务。
    新兴街道的点亮“微心愿”活动在广大在职党员和群众的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营造心手相连、守望互助的良好氛围,用圆梦“微心愿”的形式照亮辖区群众的生活幸福之路。今后,新兴街道将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群众有事我来帮”“群众心愿我来办”的工作目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




点亮“微心愿” 传递“真温暖”


    点亮微光,汇聚成炬。2023年,福民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点亮群众微心愿”活动,通过走访辖区内困难家庭、独居老人以及辖区内幼儿园、学校等地收集群众“微心愿”,并建立“微心愿”帮扶平台,打造志愿者与心愿人的桥梁,为打造真正的“宜居社区”添砖加瓦。
    “你的微小心愿,我来帮你实现。”从发起倡议,到在职党员积极响应,这是一场爱的接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出力、众人相助,爱的力量就会不断放大。福民社区“圆梦微心愿”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完成“微心愿”活动4次,“微心愿”兑现物品涉及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运动用品,医疗器械等。通过在职党员对居民“微心愿”一对一认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200余个辖区居民心愿,不但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热烈响应,还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欢迎与好评,既温暖了人心,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串起了爱心链,搭起了爱心桥。
    从“微心愿”活动发起,再到广大党员们认领“微心愿”,最后借由党员之手将这些“微心愿”化成现实,这是一场爱的互动,更是温暖的传递。下一步,福民社区将按照市、区组织部,街道党工委要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握“凝聚力工程”这条主线,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载体,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好务。




立足岗位作贡献 为民服务勇争先


    南康街道南康社区以“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导向,开展一系列以“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民服务勇争先”为主题活动,只为用心察民意、用力解民忧、用情暖民心,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居民满意度。全面加强对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的动态管理,切实将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认领居民“微心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将为民服务的热情投入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针对前期联合“双报到”在职党员通过入户访、电话访等形式收集到的“微心愿”,建立物资“心愿”册、技术指南“心愿”册、探望“心愿”册。同时,将参与兑现“微心愿”的党员进行分类,由社区统筹,将“微心愿”落实完成。“微心愿”活动中,除了组团“接单”外,还有独居老人需要上门理发等部分零散“微心愿”。社区发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作用,根据自身情况认领力所能及的“微心愿”,“一对一”接单形式完成结对。为更好更深入挖掘并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单位的优势,南康社区还与团市委、龙山实验小学等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党建联盟单位结对,合力完成多单“微心愿”,提升了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服务意识,做好做实“家门口”服务。
    2023年1月以来,南康社区先后收集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微心愿”312条,完全形成“一对一”包保制度并完成“微心愿”,解决了社区弱势群体生活需求。此次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立足岗位做贡献、为民服务勇争先”实践中来,汇聚“微力量”,点亮“微心愿”,充分发挥党员的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彰显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圆梦群众“微心愿”  续写民生幸福篇


    民有所愿,我必所为。向阳街道长期坚持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为民服务,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揽,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聚焦群众需求导向,以精细化服务为抓手,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街道党工委号召社区网格员立足岗位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微信群征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在辖区居民群众中征集“微心愿”,让居民有愿可提、有情可诉。街道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成果,拓宽党员联系群众渠道,通过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切实有效帮助特殊群体、心愿人士实现“微心愿”,传递温暖与关怀。
    在职党员走进实验幼儿园和养老院,给孩子们送去了马克笔、水粉、超轻黏土、益智玩具等物品,共筑孩子们的快乐童年;与老人们谈天说地唠家常,考虑老人们的生活需求送上了生活用品及营养品,以亲情关怀重筑家的港湾。此外,街道还充分考虑群众多元化需求,全面发挥在职党员职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组建专业医疗志愿队、文艺团体志愿队、科普宣讲志愿队等,深入辖区养老院和居民区广场,按需开展健康义诊、文化文艺服务、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关怀无微不至。
    小小的“微心愿”,浓浓的关怀情。向阳街道坚持做实“微网格”、点亮“微心愿”、赋能“微治理”,增强凝聚力、释放“大能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群众点单许愿、街道社区接单圆梦,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精细化服务,让幸福不断在基层续写留存。



东山社区以“微行动”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微心愿”。

北寿社区点亮少儿“微心愿”,将爱心洒满成长路。

福民社区汇聚大爱助力孩子实现求学梦想。

新城社区便民轮椅送到家,切实让居民感受到党的关怀。

新兴街道以“微心愿”烘托居民文化生活需求。

南康社区全面加强对困难群众保障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将温暖送到困难居民家中。


向阳街道将医养融合送到居民身边,使百姓健康有保证。

站前社区以“唠家常”方式,积极主动为居民破解难题,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