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让文化瑰宝绽放魅力(上)
非遗传承 让文化瑰宝绽放魅力(上)
东丰马记鹿茸 炮制技艺世代匠心
“马记鹿茸”进行炸茸制作。
鹿场养殖的梅花鹿。
辽源市东丰县素以“梅花鹿之乡”著称于世。公元1619年被清廷辟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皇家鹿苑”,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鹿良种繁殖基地。东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方,“马记鹿茸”的发展史也从这里写下了光辉的开篇。
说起东北三大宝:人参、貂皮、鹿茸角。鹿茸角作为传统珍贵药材,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药用价值非常高。为使其更加充分地发挥药效,需要对鹿茸进行加工及炮制,“马记鹿茸”便是马兴泰先生以东丰梅花鹿鹿茸为原料,进行独特炮制而得名。
“马记鹿茸”因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其具有更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优美的外形,又使其极具观赏价值,被广泛作为艺术品陈列和收藏。其独到之处在于:保形、保色、水头足,解剖结构好,没有血线,外观形状优美,细毛红地,嘴头呈元宝形。1980年代,国家外贸部门根据马兴泰炸制的鹿茸制定了国家鹿茸收购验收等级标准,“马记鹿茸”被确定为出口质量免检商品,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马记鹿茸”为“优质产品”。
“马记鹿茸”的炮制过程极其复杂,每一步都离不开老技师们对经验的掌控。首先准备阶段需要采茸(锯茸或砍头)、检斤、编号、洗垢、排血等, 接下来便是煮炸和回水阶段,煮炸时间和温度控制由技艺娴熟的技师掌握,需10天左右,每天间隔煮炸10-20次,煮炸、回水交替进行。“抖腕儿”是马记炸茸操作的一大绝活,目的是控制水分和茸内胶质分布,保证茸形美观。最后是干燥阶段,由烘烤和风干交替进行,需30天左右。“马记鹿茸”整个过程需50天左右才能完成。
几代人的延续与传承,使“马记鹿茸”技艺经久不衰。2007年4月,“马记鹿茸”被列为吉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百年的岁月沉淀,历代炸茸人的发扬传承,造就了一副副名扬海内外的梅花鹿茸。每一个精美绝伦的杰作,都凝结着炸茸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种代代相传的技艺,都是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变初心。
东辽鱼骨画 以腐朽化神奇
李华老师在创作鱼骨画。
鱼骨画作品。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说到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国画、油画、水墨画,然而,在辽源市渭津镇,却有这样一位手艺人,他用废弃的鱼骨作画,万千景色风姿跃然于纸,依形入画,依意组画,赏心悦目的美丽定格于方寸之间,他就是辽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辽鱼骨画的传承人李华。
走进李华老师的鱼骨画博物馆,一幅幅别致传神的画作映入眼帘,栩栩如生的梅花、摇曳婀娜的兰花……每一幅精致的画作,都离不开李华老师夜以继日对鱼骨画的钻研及热爱。李华和鱼骨画的缘分,可谓是从他很小的时候就注定了。小的时候,李华的奶奶经常给他讲江鱼的故事,家里常做的菜也是松花江的鱼。2002年下岗后的李华,对人生充满了迷茫,偶然间在母亲家看到炕柜上的蝴蝶玻璃花图案与鱼骨身上的两块骨头极其相似,这激发了李华用鱼骨作画的思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李华开启了艰难的创作之路。起初,光是购买创作鱼骨画所需的各种材料便花光了他的所有积蓄,经济拮据到连出门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但即使这样,李华从未想过放弃。在艰难的条件下,他凭靠着坚定的意志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创作出了艺术道路上的第一幅代表作品《蝴蝶》。为了省下画框装裱的费用,便自己用木料为其做了画框。
鱼骨画的特点就是保持它天然的本质。李华介绍,制作鱼骨画的前期工序很多。首先要把鱼骨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泡去腥味、消毒。接下来放在阳光下晒干,分类待用,然后开始构思画面大小和画面图案,精选所需要的鱼骨,最后构思好形状。光是开始作画之前,就有将近十道准备工序。鱼骨小则几毫米,大则犹如一把尖刀,在李华的巧思、巧手下,从不起眼的厨余垃圾,变成一幅幅花卉、动物、风景、昆虫、人物……李华这一做,就做了二十多年!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使鱼骨画这项民间艺术远近闻名,成为辽源的一块艺术“招牌”。
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被我们所丢弃的鱼骨头,就这样在李华老师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正是非遗文化需要传承的原因及魅力所在。
东辽蛋雕 以蛋为“纸”绘万物
蛋雕非遗技艺传承人宁德权在雕刻。
蛋雕作品。
“蛋雕”艺术历史悠久,最早源于民间婚娶、庆寿、生子,绘制彩蛋的习俗,图吉祥如意,后来有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明清时期,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出售,经多年演变,彩蛋变成了蛋雕。民间艺人将挑选好的各种禽蛋钻孔掏空,运用阴刻、阳刻、线刻、浮雕、透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诸多技法,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
东辽蛋雕非遗技艺传承人宁德权,擅长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的蛋雕。蛋雕的制作工艺十分细致, 蛋雕作品一般不点染任何颜料,通常依赖蛋壳本色来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蛋雕作品不仅可以把世间万物浓缩于方寸之间,而且其独特的装裱工艺,也衬托出作品的无穷魅力,使得其最终成为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制作蛋雕,首先要做好蛋壳的选择。宁德权说:“选鸡蛋就选颜色重点的、看着均匀点的、没有斑点的,主要用鸡蛋本身的颜色刻出来。其次是清空蛋体,将蛋液摇匀后在蛋的底部画上小圈,然后用刀轻刻,将蛋壳刻出一个小洞,鸡蛋打开以后把鸡蛋液倒出来用水清洗,然后才开始雕刻各种花鸟图案。” 宁德全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蛋雕接近于微雕艺术,但其材质的特殊性有别于骨雕、石雕、玉雕等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心无所滞,从下第一刀开始,刀刀皆险,如履薄冰,其惊险度在创作其他艺术品中是很少见的。对于蛋雕作品来说,在弧度极其复杂的蛋壳上,不同作品乃至同一作品的不同位置,既有凹又有凸,既有实又有虚,经放大数倍后方可见其内在平衡,创作时顺应蛋壳的走向和凹凸,尽得浑然天成之妙。
方寸之间,尽显乾坤。铅笔、刻刀、蛋壳,一颗玲珑剔透心加上一双巧夺天工手,构成了精美绝伦的蛋雕艺术。蛋雕传承人,倾注一生心血、投入一片匠心,不断探索精工巧艺,让蛋雕这种“脆弱”的技艺,源源不断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东辽烙画 以火为“墨”烙山河
烙画传承人尤金华正在创作。
葫芦烙画作品。
手腕轻移,烙铁发出点点红光,在细微的青烟下,木板上万里长城逐渐清晰:盘踞于群山之巅,两旁的崇山峻岭衬托着它的气势磅礴,一幅雄伟壮观的画卷,在眼前一点点呈现……在辽源市东辽县甲山乡一户农家院里,东辽烙画传承人尤金华正在以烙铁为笔、以火温为墨,在一块切割正正方方的木板上娴熟地进行烙画创作。只见他灵巧的手紧握电烙铁缓慢而细致地移动,在木板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褐色印记,一幅精美的烙画就这样诞生了……
据尤金华介绍,烙画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完成一幅烙画作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要求创作者了解木材、宣纸、绢、布、亚麻等材料的特征,根据构图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烙画包括点烫、立体烫、工笔白描烫、面烫、线烫、冷烫、烘烫、间隔烫、特技烫、混烫等多种技法。很早以前,烙画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凹凸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现代的烙画工匠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极大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
尤金华告诉记者,根据族史记载,在其高祖尤满仓时代就已掌握了这门手工技艺,后经家族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到第五代共一百多年。现有传承人大约50人左右,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传承。近年来,许多烙画工匠打破家族传承的陋习,广收门徒,逐渐形成开放式传承教学,但对学习者有很高的要求,要具备一定的绘画、书法基础,文化修养,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一幅烙画作品往往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并且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必须全神贯注,不然整幅作品将前功尽弃。
尤金华说:“烙画是一种典雅又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开放式传承教学是希望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更多人所知,让古老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姜默涵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