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建设和谐文明新福安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建设和谐文明新福安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近年来,东丰县拉拉河镇福安村紧紧抓住东丰县“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的有利契机,围绕“治理有效”目标,创新治理模式、激活治理活力,以基层党的建设引领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吉林省优秀法律服务站”“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建强基层组织,提升党建引领力。坚持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带动作用。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与村民代表共商共议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征集村民意见40余条,有效保障柴草垛迁移、拆违等难点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党支部民意测评机制,组织村民对党支部、班子成员及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测评,确保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有效发挥。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占地4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集医疗卫生、科普活动、信息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性民生文化大院,充分发挥服务阵地的聚合作用。新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定期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强化示范带动,全村划分8个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设网格员23名,明确纠纷调解、环境治理等28项网格工作事项,累计解决村民邻里纠纷、代买代办等事项152件。设立7个无职党员责任区,设立发展引领岗、文明新风岗等6类服务岗位,带动群众自觉践行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屯治理。
    教育引导群众,提升自治源动力。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17个方面内容,有效解决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屡禁不止等问题。组建志愿服务队、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通过“一队三会”,发挥村贤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推动村民由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成立“红袖标”监督队,发动群众当管家、查隐患,保护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树立起村事共管的自治理念。在农村集体资源发包专项清理整治中,群众代表主动提议,涉事村民积极配合,共收回土地335亩,重新发包增加集体收入5.5万元。特别是在“千村示范”创建过程中,党员群众齐上阵,铺设沥青路面2公里、新修边沟929米、栽植绿化树木3000余棵、打造微景观12处,人美、家美、村美的新福安正逐步提升着影响力。
    优化法律服务,提升法治保障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建设法治广场、宣传长廊等法治阵地,邀请县司法局业务骨干定期入村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村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深化“枫桥经验”,主动与县人民法院对接,建立“法官+网格长+调解员+群众代表”一体化解纷链条,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年均调解矛盾从过去的50多件减少到现在的10余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连续30年无一上访、无一刑事案件。
    涵养文明乡风,提升德治促进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延伸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增强村民诚信友善、尊老爱幼意识。创建“积分超市”,围绕发展生产、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制定25条道德积分细则,建立道德积分台账,每年年底晒一次成绩单,用积分集中兑换生活用品。推进移风易俗,修订完善移风易俗“十要十不要”,组建红白理事会,大操大办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开展好婆婆、好儿媳、好少年、好邻居、好家庭“五好”评选和“最美志愿者”评选等活动,全村累计涌现各级“好人”5名。淳朴乡风在福安村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