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新启航 乡村振兴谱新篇
党建引领新启航 乡村振兴谱新篇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龙山区寿山镇永治村坚持村书记带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永治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好、景色美、村民富,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村”“吉林省最美村屯”“吉林省精神文明示范村”等荣誉,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录、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提升村屯环境,打造和美乡村。永治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聚焦道路破损、垃圾成堆、污水遍地等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垃圾清运,修道路、迁柴草垛、拆断壁残垣,彻底改变了脏乱差面貌。村里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心敞亮了,支部的号召力也更强了。如今,永治村正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先后建成3公里徒步木栈道、9公里山地自行车赛道、迎宾广场、党建主题园、花海等,独具特色的金叶榆路树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中深受省市领导好评。从村书记自掏腰包建设2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226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到合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永治村,生活环境的改变使永治村全体老少爷们真正拧成了一股绳、聚成一股劲。群众自发组成环境监督队,自觉看护优美的环境,捡拾烟头、方便袋等垃圾成了生活常态。
做强产业链条,带动致富增收。“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班子带领支部成员逐屯逐户与群众共谋致富之策。期间,经历过失败彷徨,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也损失了300多万的资金,但是村班子从未放弃。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百工程”,永治村紧抓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棚室经济,组织18名村民成立了顺阳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村书记蒋卫阳向银行抵押了个人的公司、房产及车辆;没有土地,支部成员和党员就带头拿出土地用于项目建设,累计投入了1700万元,流转坡地3700亩,建成了如今闻名全省的特色林果采摘园。为提高果园丰果期的产能、实现错季销售,去年永治村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2000吨储藏能力的冷藏库,并积极研发李子果酒、果酱等产品。为了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永治村持续向村民释放股份,完成合作社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转制改革。现在合作社栽种大李子和大樱桃的土地产出是传统农业产出的20倍以上,吸纳本村和附近村民就业300余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1.5万元。
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环境美了、村民富了,如何带领永治向着产业兴旺的更高目标迈进,成了村支部班子常常思考的问题。永治村距离市区较近,是节假日市民近郊游的理想之地。永治村把发展目光放在了乡村旅游上。以产业为依托、以环境为底色,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在原有50栋传统大棚的基础上,又新建了31栋智能采摘大棚,成功打造了“永治果乐园”品牌。果乐园内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果蔬口感极佳,虽然售价高于普通果蔬价格,但消费者很认可,今年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实现了林果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如今的永治村成了市民休闲游的首选地、网红的打卡地,去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永治村走上了“农民变股民、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