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亮“微心愿”为群众幸福赋能
点亮“微心愿”为群众幸福赋能
我为群众干实事,如何干?不是轰轰烈烈、不是冠冕堂皇,要聚焦群众身边的难事、烦事、愁事,用服务群众“微心愿”来搭建“干实事”的新桥梁。
问需于民方知冷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便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带着“你的心愿,我们来圆”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小区楼栋、学校医院、公园广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制订服务清单,争当“圆梦使者”。为点亮群众“微心愿”积极行动,加大力度解民忧、排民困,成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的生动诠释,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窗口业务“省心办”
“太方便啦,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办驾驶证业务。”从市公安局南康分局户籍员手中接到驾驶证那一刻,居民张先生激动不已。近日,张先生不慎将身份证和驾驶证丢失,让他烦心的是,补办身份证和驾驶证要分别去户籍窗口和车管所。可是当他来到南康分局户籍窗口时,眼前一下亮了。窗口增加了电脑、高拍仪等多台办公设备,并提示可以办理补换驾驶证等9项车驾管业务。
随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张先生相继办理了身份证补领和临时身份证申领,驾驶证的照片拍摄打印和补领业务,前后仅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期间,户籍员还向他介绍了“互联网+公安”和“交管12123”等手机APP实用功能,很多公安窗口业务不仅能就近办,还可以网上办。
今年四月份以来,市公安局在市区8个公安分局和两县27个乡镇启动车驾管窗口业务进分局(派出所)建设工作,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相继完成设备采购、调试及业务培训等相关工作。从5月1日起,全地区所有公安户籍业务窗口均可办理驾驶证、行驶证补换领、机动车及驾驶人信息变更等车驾管9项高频次办理业务。同时,窗口实行免提供身份证复印、免填写业务办理申请表、驾驶人体检联网核查免提交证明、免费照相“四个减免”服务,组织实施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应用推广工作,实现窗口业务达到就近办、快速办、网上办、省心办,让全市广大企业群众进一步享受到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红利,助力全市经济振兴发展。
共建社区美好童年“新乐园”
为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向阳街道福阳社区持续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近日,福阳社区组织辖区在职党员来到辽源市实验幼儿园,共同开展“点亮祖国未来花朵‘微心愿’,共建社区美好童年‘新乐园’”主题活动。
活动中,16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了自己的“微心愿”,为孩子们送上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礼物,实现了他们的小小愿望,见证了孩子们完成愿望的喜悦,水枪、玩沙工具、超轻黏土、颜料、马克笔等礼物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小朋友们接过礼物用稚嫩的声音纷纷道谢,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个个微小的心愿,承载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也饱含了社区在职党员们真挚的祝愿。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圆梦“微心愿”的活动,正是从细微之处着手,传递爱心,传递温暖。此次“微心愿”圆梦活动,不仅发挥了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增强了在职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关系。今后,向阳街道将持续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深入走访收集微心愿、面对面沟通交流等举措,精准发力关心和关爱老人、儿童,传播温暖与善意的初心。切实营造“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凝聚力量争做“圆梦人”
市税务局稽查局党支部为深入落实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工作要求,依托党员“双报到”活动,先后组织32名党员干部深入4个社区为困难群众点亮“微心愿”49个。今年年初,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主动对接所属社区,并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了解低保户、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去主动“请愿”,积极“寻梦”。
“我为生活困难家庭李大爷一家送上了一份粮油。”“张华奶奶想要一些棉袜,我已经送过去了。”稽查局党员干部们在认领“微心愿”的同时尽己所能为困难群众点亮了“微心愿”,心愿虽小,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连接党员和群众的桥梁。稽查局党员干部杨焰光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既让我有了一次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机会,也让我在为群众点亮‘微心愿’的过程中重温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微心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诉求,在这次活动中党支部成员通过和群众的沟通了解到了更多“微心愿”背后的故事,比如市民林静的“微心愿”,作为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她想要一台呼吸机。聚沙成塔,在党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股股微力量的汇聚,为她点亮了专属于她的“微心愿”。
市税务局稽查局党支部坚守志愿服务一线,多次组织扶危助困、捐学帮贫等活动。稽查局党支部书记冯殿利说:“我们将继续坚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在实现心愿的过程中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凝聚微光力量,淬炼党员品格。不仅做一次‘微心愿’的‘圆梦人’,更要做服务社会的‘守梦人’。”
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异地办理公积金一直是返辽人员的一块心病,回到缴存地提取公积金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一次办理成功,通常都面临着跑两次、三次都很难办结一项业务的难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市公积金成立绿色通道窗口,专项处理“跨省通办”业务,跨区域协同,积极沟通协助客户办理业务,坚持把“互联网+公共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推手,持续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拓展网上服务功能,并率先在全省公积金行业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依托住建部公积金结算平台,通过异地转移接续系统方便职工在转入地就近办理业务,有力推动“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目前,辽源公积金门户网站、手机APP等线上注册用户已达缴存职工的85%,跨省通办和线上业务已达33项,其中,16项业务“7×24”小时自动办理,做到了“零资料、零审批、零跑动”。
家住辽源的王女士就一直被异地办理公积金的问题困扰,王女士的公积金缴存地在沈阳,但因为工作繁忙和身体原因一直无暇前往沈阳提取公积金。前些日子,她从公众号中了解到辽源公积金已经开展了跨省通办业务,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来到市公积金服务大厅咨询。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王女士,解答了她的问题,并向王女士介绍已经设立的“跨省通办”绿色窗口,不用出辽源就能够异地提取公积金,听到这个消息王女士非常激动。市公积金工作人员也详细了解了王女士的相关信息,并帮助她将所需要件录入系统。只一天时间,困扰了王女士一年的问题,就顺利得到了解决。
“接单”办实事 完成“心愿清单”
近年来,我市园林管理中心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将我市打造成集健康、舒适、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市,园林管理中心通过实地探访、群众来访等方式,了解广大市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并将整理出的市民“心愿清单”一一对应,逐步完善。
首先,对公园内公共卫生间的修缮,对于市民提出的龙山公园公共卫生间老化、环境差等问题进行统一整改,通过重新粉刷、更换公厕设施等方式,将龙山公园园区内的公共卫生间进行修缮,修缮后的公厕环境更加整洁,同时安排专人对公厕进行定时清洁维护。其次,园区内夜间游园照明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园林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夜间龙山公园由于树木生长导致路灯被树木遮挡,园区内部分道路及木栈道在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据此,园林管理中心及时在园区内安装照明设施,如在木栈道安装灯带以供市民夜间出行。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提出的更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需求,为市民打造风景优美的休闲空间。管理中心在龙山公园、东山公园、林苑公园、向阳山公园开展植树栽花工作,共计栽植乔木2000余株,栽植串红、五叶地锦、玉簪等景观花卉46万余株。同时,园林管理中心通过群众反应以及实地探查,发现林苑公园滨河路段台阶缺少护栏扶手等安全设施,园林管理中心立即着手整改,对台阶加宽加长,同时在两侧安装木质扶手,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聚焦群众“心头大事” 解“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为持续深入落实“凝聚力工程”各项工作,结合“双报到”活动要求,切实提升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开展“凝聚微力量,点亮微心愿”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的“心头大事”和 “燃眉之急”。
市司法局始终秉持着为民服务的理念,主动靠前,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访、其他党员干部联心访,主动从机关走出来、沉下去,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直观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理“微心愿”,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宣讲等活动,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
3月15日,联合北寿街道在平安广场共同开展“3·15”法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以“营造公平正义法治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题,通过设立宣传咨询点,现场为人民群众解答疑惑,并发放《民法典百姓读本》《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宣传读物,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共计发放法治宣传制品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市司法行政系统8个党支部152名党员结合“双报到”活动深入全市所在的21社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征集等方式,广泛征集“微心愿”136个,采取精准帮扶,多元参与的形式,为困难群众添置生活物质、解决生活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群众心愿诉求得到“一站式”解决,截至目前认领的136个“微心愿”已全部实现。
“圆梦行动”温情暖童心
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新兴街道新兴社区明珠花园第二网格党群服务站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圆梦‘微心愿’,温情暖童心”主题党日活动,40余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了活动,为明珠花园小区需要关心、关爱的儿童及青少年兑现“微心愿”。
为了更好开展活动,新兴社区党委在活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群众申报、入户走访和网格群征集等方式,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微心愿”征集,整理出“微心愿”清单,再由网格员在职党员微信群发布“微心愿”清单,在职党员们自愿认领,认领完毕后进行集中兑现。
活动现场,在职党员为孩子们发放笔、本等学习用品,并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近况,并表示会持续关注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孩子们的心愿虽小,但为他们实现“微心愿”体现了在职党员对群众的关心和关怀,也进一步增强了在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热心公益的责任感、使命感。受助孩子的家长也深受感动,对社区党委开展此次活动表示感谢。
通过此次活动,党员们深受触动,更加明确了身上担负的责任,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多地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群众,为社区居民多办好事、实事。今后,新兴社区将持续关注居民呼声,广泛征集“微心愿”,用心、用情解决实际诉求,积极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让社区充满浓浓温暖之意。
做群众的“勤务员”
新城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工程”实施以来,白泉镇新城社区党委积极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在职党员纷纷积极响应,主动认领,争做群众的“勤务员”。
家住晨风华府小区居民施伟被认定为肢体一级残疾,由年迈的母亲李景珍独自照顾,生活困难。在职党员崔晓微了解情况后,利用休息日为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她表示“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困难群众送去一份爱心,完成他的‘微心愿’非常有意义,以后会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居民吴晓华身患重症,无经济来源,生活不能自理,平时由母亲照顾生活起居。在职党员隋宝军、赵东辉等通过社区认领了他的“微心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到其家中进行探望,并送去生活必需品。家住福居小区的居民郑翠红,精神三级残疾,生活困难,膝下两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在职党员付光梅得知消息后,主动提供帮助,为两个孩子送去了关怀和照顾,希望两个孩子能在社会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家住鸿盛小区的沈志瑶,因为意外事故导致全身80%烧伤,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职党员卢学会积极认领了她的“微心愿”,为她送去了学习用品,并鼓励孩子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点滴爱心汇成强大的暖流,筑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干群关系,也让居民群众真正感受了到党的温暖。

市车管所车驾管业务进驻派出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向阳街道福阳社区16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了自己的微心愿,为孩子送上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礼物。
税务党员干部尽己所能为群众点亮“微心愿”。
市公积金“跨省通办”让群众少“跑腿”。
市园林管理中心龙山公园开展亮化工程,方便市民群众夜间入园休闲。
市司法局秉持着为民服务的理念,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法律咨询服务。
新兴社区明珠花园第二网格党群服务站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圆梦‘微心愿’,温情暖童心”主题党日活动,为明珠花园小区需要关心、关爱的儿童及青少年兑现“微心愿”。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